【地评线】河声:让人才聚集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2022年11月09日16:19

来源:大河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千秋基业,人才为本。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更需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综合采取招引结合、校地联合、产才融合等方式,下大气力全方位招引、培养、用好人才,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让人才聚集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招引结合,增强高质量发展内力。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招才引智靠的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要久久为功。要坚持人才队伍建设“供给侧”“长远性”思维,立足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新定位,全盘谋划人才招引工作,全面引导领军人才和本土人才加强合作,发挥领军人才“传帮带”的作用,带动本土人才培养,打造“本土牌”“永久牌”人才队伍。要坚持“选、育、管、用、留”一体推进,从拓展人才规模、提升人才质量、创新人才管理、加强人才使用等方面,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更加宏大、素质更加优良、结构更加优化、作用更加凸显的人才队伍,形成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人才队伍体系与科学高效的人才管理机制,努力建成人才高地。要坚持把人才当作最重要、最稀缺、最宝贵的资源去对待,爱在“帮”上,帮助人才排忧解难;爱在“育”上,经常给人才“加油”“充电”;爱在“荐”上,积极推荐人才到最能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地方,把人才事业建立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之上,并长久地保持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

  校地联合,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高校是人才的第一培养地、聚集地、创新地,也是人才战略的核心。要主动加强与各类高校交流对接,有计划、分批次组织党政、财政金融、城市规划与管理、教育卫生、社会治理等各类人才走进高校接受更高层次学习培训、智力与技术交流,拓宽工作视野,找准发展差距,转变思想观念。要深化实施“借脑借智”行动,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高质量发展研究基地、科技示范园区、农村实用人才孵化与实训基地等,充分依托各类高校高层次人才资源,常态化深入基层开展研究开发、人才帮带、技术攻关与传授等工作,进一步激发基层高质量发展活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要打通“互联网+”常态化通道,远程培训各类人才,尤其是专业技术骨干,让发达地区各类优质的理念、知识与技能赋能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

  产才融合,提升高质量发展效力。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要围绕发展目标和产业定位,秉持“人才+产业”理念,不断加强产业政策与人才政策有效衔接,努力形成“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的生动局面,书写一个个精彩纷呈的人才成长故事,汇聚推动高质量发展实践创新标杆的洪流。要实施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通过加强产才融合,开展技术攻关,建立农民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培养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等,让更多的人才、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向产业汇聚,有效助推人才优势向科技优势转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形成产业升级与人才集聚“双螺旋”上升的“场效应”。要同步部署产业与人才发展“路径图”“任务书”“时间表”,积极构建产才融合评价体系与产才融合宜居宜业生态,优化产业评价体系与人才认定体系,全力打出产才融合“新攻势、新胜势”,厚植产才融合发展氛围,让各类人才安心、安身、安业。(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王钦)

编辑:申久燕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