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事不过夜”应成为干部作风的常态

2022年11月23日09:40

来源:大河网

  11月21日,走进洛阳智能科技产业园,中科医云GMP研发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作为洛阳市重点抢抓的“风口”产业项目,该企业研发的癌症筛查试剂盒等产品已进入临床验证阶段,将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抓工作落实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作风。如何让自己负责的工作、承诺的事情按时完成?“事不过夜”,无疑是一种值得发扬的工作作风,充分彰显了“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高效务实精神。当然,“事不过夜”抓落实,并不是说所有事情都要不过夜地落实,而是倡导一种雷厉风行的作风和对工作负责的态度。

  “在洛阳,感受最深的是‘事不过夜’。”中科医云洛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张洋说,“从最初选址到资质申报,再到日常消防验收,当天提出问题,当天专人落实,感受到了政府满满的诚意。”

  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和价值所在,“事不过夜”考验的是精气神,体现的是执行力,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各级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发挥“头雁”效应,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迅速投入全会精神落实和各项工作推进中去;各板块各部门要全面紧起来、快起来,紧抓快办、见底见效。

  节奏为快、效率之上,让“事不过夜”成为干部作风的常态。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没人来解决,不能让百姓等太久。“事不过夜”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句口号,我们要让“事不过夜”成为一份责任、一份担当,更重要地体现在雷厉风行的落实中。

  “事不过夜、马上就办”体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为的为民情怀。新时期弘扬践行“事不过夜、马上就办”的精神,就是要牢牢把握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始终坚守党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切实将“心中有民”付诸行动,拿出“案无积卷、事不过夜”的劲头,自觉做到察民情、用真功、办实事,努力让企业和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文君)

编辑:申久燕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