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校园暴力,须有效塑造对法律的敬畏

2022年11月23日16:57

来源:大河网

  一名女生被三名女子殴打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引发网友关注。当晚,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称打人者与被打者是同校学生,打人者全部被抓获。目前,警方已依法对涉事女生进行处罚。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曝光,成为社会的热议话题。在本次恶性案件中,四名女同学和两名男同学将受害者带到一居民小区单元楼楼顶,随后其中三人对其进行殴打并拍摄,男生则在一旁围观起哄。暴力殴打同学本身就已令人震惊和愤慨,更过分的是,他们还将其作为炫耀的资本,把相关视频传播到了网上。尽管此中原委尚不明确,但三名女生利用人数优势欺凌同校同学、两名男生冷漠地看戏围观,案情本身就已说明站在了正确的对立面。

  校园暴力为什么层出不穷?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2018年发布的《每日一课——结束校园暴力》报告表明,约有1.5亿青少年曾经历过校园欺凌事件,占据全球青少年总人数的二分之一。事实上,意见不合、口头争吵、甚至毫无由来的恶意都有可能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它可以发生在我们任何人的身边。比如。本次事件在网络上发酵时,曾有吃瓜群众传播“打人者有后台”的说法。但在警方的续报中,便对此进行了辟谣,这三名同学的父母为待业或务工人员,与“后台”毫不相关。

  从施暴者的角度看,更多是因为他们尚年幼,对于后果没有正确的认知,或是仗着法律法规对于未成年人的宽容而心存侥幸、胡作非为。视频中,一名女生直接对受害者说:“报警没用,我们都没成年”。同时,在本次事件中,警方对已满14岁的人员进行拘留和罚款,对未满14岁的人员仅予以训诫,责令监护人管教并由监护人承担相应责任。事实上,在我国的法规中,尽管近年对于刑事立案年龄有一定下调,对“蠢蠢欲动”的青少年起了威慑作用,但处罚力度与成年人相比,显然属于“小巫见大巫”,一些青少年缺乏对法律的敬畏,依然处于“年龄小,处罚轻”的认知中。

  因此,有效遏制校园暴力的发生,关键一点在于须扭转青少年将年龄作为“保护伞”的心态。作为青少年最常出入和活动的场所,学校无疑对此承担重要的责任。应加大对青少年校园暴力知识的宣传,不仅需要告诉学生遭受暴力后的倾诉途径,让他们树立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正当利益的意识;更要提前预防,随时关注学生动态,对可能存在的行为加以提醒;而对于那些已经犯下暴力错误的学生,则要严肃对待,交由警方依法处置,让他们意识到,即使是青少年,也应为自己的错误付出应有的代价。(文显玉)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