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考研”也有积极一面

2022年11月26日20:42

来源:河南日报

  □刘天放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举行,考研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在愈发激烈的考研竞争下,“逆向考研”成为近期被频频提及的热门词汇。(见11月23日《工人日报》)

  近年来“逆向考研”正在成为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的选择。一些本科毕业于“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在考研时不再局限于报名“双一流”高校,普通院校也成为其选择,于是,所谓“逆向考研”便出现了。名校毕业生到本科“层次”稍低的院校读研,也许出于不想被淘汰的心理,由此被认为“不太上进”。

  然而,就现实来看,那些想考研的所有名校本科毕业生最终都考取名校研究生,这从常理来说是不成立的,“僧多粥少”是客观事实,名校根本无法接纳如此多的名校本科考研生。

  因此,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逆向考研”之举并不见得都是“人往低处走”,也可以是考生从追求名校到关注专业实力的转变。从这个角度上讲,这种“逆向”并非真逆向而是“正向”,即“真正的方向”。

  院校本无“优劣”之分,高校之间“术业有专攻”,如果给高校贴上“好坏”标签,显然不利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实际上,并非所有名校的专业都那么亮眼,也并非所有“双一流”院校的专业都强于“双非”院校的专业,从专业角度看,“双非”院校里面也不乏“黑马”。所以,报考非名校的某些实力较强的专业,更能在专业上充实和强大自己,个人在未来也更具有竞争力。

  对此,社会层面需要有包容度,在宣传上一定要做到客观公正,避免过度渲染所谓名校与非名校、“双一流”与“双非”院校的划分,引导考生规划好未来学术发展,并结合自身能力和兴趣去选择合适的院校。总之,应重视“逆向考研”的积极一面,并积极加以引导,使“逆向考研”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编辑:孙振恒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