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烨
近年来,郭宝平潜心撰著的历史小说,如稍早的《大明首相》、《大宋女君刘娥》,新近推出的《范仲淹》等,在出版之后都曾惠赐于我。但因为这些作品表现的内容都溢出了我从事的中国当代文学的范畴,令人很难从专业角度去作出评说。但这些作品在紧张的工余时间读来,既引人入胜,又引人思忖,也可从一个爱好者的角度,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读后的所得。
抽空阅读了郭宝平新近出版的《范仲淹》,就这部历史小说的完成来看,作者在写作中秉持了历史类小说“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基本原则,既以还原历史的纪实性笔法,复现了宋代在仁宗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与事变,又以小说化的笔触,细写了置身其中的范仲淹的所作所为与所思所想。可以说,经由历史动荡的大背景,宋代缭乱的大舞台,写出了作为仁人志士典范的范仲淹的动人形象与非凡风采。
概要地来看,《范仲淹》这部作品,在两个方面给人印象突出,值得人们予以关注。
在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密切勾连中,书写范仲淹赤心报国的人生追求。范仲淹与封建社会的许多“寒儒”一样,由投师求学和苦读诗书考取进士,而后从最底层的官员做起,一步步地进阶升职。但与众不同的是,范仲淹不是为了当官而当官,而是借助做官报国和为民。作品中写到宋朝面临西夏的频仍侵扰难以应对之时,范仲淹临危受命主政陕西军务,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提出筑城固守的正确主张,使濒临西夏的陕西保持了应有安宁。入京参政之后,有感于朝政的按部就班和了无生气,他呈上《答手诏条陈十事》,力主改革官吏磨勘制度、实行科举新制等,使庆历新政为宋朝的中兴带来一丝曙光。在制度的新旧更替和国家的盛衰转机的关键时刻,范仲淹总是奋不顾身地站出来,慷慨陈述自己的改革主张,他持守的“有益于朝廷社稷之事,必定秉公直言,虽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的理念,贯注了清醒的文化自信,高度的责任意识,果敢的使命担当,这使得范仲淹成为富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也成为锐意除旧立新的改革家。
《范仲淹》一作里,写到范仲淹的多次上书,如《上执政书》、《上资政晏侍郎书》、《乞修京城札子》、《上吕相公书》等,这些“上书”常常被后人当成议论性的散文来看,但作者把这些“上书”穿插在范仲淹的从政问政的非凡经历之中,镶嵌在宋朝内忧外患的历史进程之中,却让人看到这些“上书”作为范仲淹的“忠言”与“心声”,其主要功用在于劝政,在于辩理,在于启蒙,由此也充分揭示了范仲淹心怀黎民,心系社稷的赤诚情怀与担当精神。
在深刻而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塑造范仲淹忧国忧民的人格精神与高尚情操。从及第进士后出任兴化县令到临危受命担任陕西安抚招讨副使,范仲淹在辗转各地为官从政的过程中,都因秉公直言,屡遭贬斥。但这些都动摇不了范仲淹树德务滋的决心,阻挡不了范仲淹解民倒悬的使命,反而使他愈挫愈战,愈战愈勇。出任参知政事之后,为改变冗懒朝政现状,大力推动改革新政,他奋笔直书,仗义执言;听闻仁宗要为太后拜寿,他上书陈言,请求仁宗放弃朝拜;后又上书太后,请求还政于仁宗。对他有知遇之恩的晏殊批评他过于草率,他回复长信,据理力争。遭遇大旱,他奏请朝廷赈灾济民,面见仁宗坦言陈情。在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时,他向仁宗进献《百官图》,批评宰相的用人制度。在吕夷简反讥他“迂腐”“越职”和“勾结朋党”时,他与吕夷简几次当面交锋,毫不退让。梅尧臣以《灵鸟赋》一文劝他适可而止,他回作《灵鸟赋》一文,表明自己“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这些寸土不让的争辩,坚忍不拔的抗争,尽显了范仲淹为民请命、在所不惜的凛然正气。
《范仲淹》里写到范仲淹收到知岳州滕宗谅的《与范经略求记书》,为岳阳楼撰写碑记的酝酿经过,可谓细致入微,发人深省。如何从“悲怆”切入,又超越“悲怆”,终由“缘情论景,借题引言”理顺思路,一切都如悬河泄水,顺流而下。360多字的《岳阳楼记》,首尾贯通,一气呵成,却又衔华佩实,字字珠玑。这些描写既给人们揭悉了这通碑记的创作过程,更让人们体味到范仲淹别有情怀的心理世界。尤其是《岳阳楼记》的后几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在这里,写景色还是写人生,写洞庭还是写宦海,已浑然一体。诚如最早看到《岳阳楼记》的张载感叹的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已是千古绝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高山仰止。因而他做出了“见地绝高,非常人所及”的高度评价。一篇《岳阳楼记》留给世人的,不只是重修岳阳楼的雄丽境况的生动描述,更有范仲淹倾注了仁人志士的精神节操的夫子自道,使得碑文成为仁人志士的精神标高,至今广为世人传颂,令人为之敬仰。
《范仲淹》这部作品,所悉心叙说的范仲淹事迹,所倾心描绘的范仲淹的光辉形象,所着力揭示的范仲淹的崇高精神,看起来是勾陈历史往事,重述历史人物,实际上是以文学的方式,向如范仲淹这样的历史上的仁人志士致敬,使人们在回望历史风云、重温历史先贤的过程中,不忘他们的光辉业绩,汲取他们的人文精神,激励和鞭策我们在民族复兴和国富民强的伟大斗争中不懈奋斗,砥砺前行。这应该是《范仲淹》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之所在,也是这部作品的主要价值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