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使岀河南人的拼劲 稳中向好开新局——河南全力拼经济②

2023年01月04日19:41

来源:大河网

  2023年工作日第一天,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我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有关工作,向全社会传递新一年省委、省政府全力以赴保健康、拼经济、惠民生的坚定决心。

  省政府印发的《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政策措施》,在消费、投资、产业、市场主体、外资外贸、民生等6大领域提出了90条政策措施。

  2022年,河南稳中求进、难中求成,经济发展呈现稳定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预计经济总量跃上6万亿元新台阶,主要指标增速全面高于全国、排名大幅前移。前三季度我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7%、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增速比2021年前移14位,在总量前6位的省份中居第2位,总体符合预期,为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作出了贡献。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坚定了信心,增强了底气,为2023年的“进”奠定了基础。

  释放消费潜能,提升“进”的推力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是因为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消费不振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消费,就牵住了稳中求进的牛鼻子。围绕能消费、想消费、愿消费,调整影响消费的限制性措施,激活房地产市场,鼓励新能源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和服务消费,增强消费能力,这些真招实招,有望把人口大省的消费潜力激活。

  能消费,靠政策驱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不可或缺,如精准加大消费补贴力度,延续省级汽车、家用电器促消费支持政策,对在省内新购汽车按购车价格的5%给予消费者补贴,对各地家用电器消费补贴按不超过30%给予奖补,鼓励各地通过发放购房券、购房补贴、契税补贴等方式,支持人才购房落户和城乡居民合理住房消费,让老百姓看到消费的实惠,消费积极性自然抬高。

  想消费,靠让利于民。在文旅业,我省将启动“河南人游河南”系列文旅消费惠民活动,鼓励A级景区、星级旅游饭店举行联游套票、门票打折等优惠活动。同时,鼓励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工会统筹工会经费,发放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要核销对象的消费券。让利消费者,能够更有效激发广大居民长期被疫情抑制的消费热情。

  愿消费,靠提升供给质量。我省将重点实施都市精品商业街区提升和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通过数字赋能、商旅文体融合打造一批特色消费新场景,完善省辖市城区和普通干线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网络,全力打造高效便捷舒心的消费服务环境,以更优的消费供给、更佳的消费体验,来激活居民消费。

  扩大有效投资,增强“进”的拉力

  近两年,“三个一批”项目累计投资数万亿元,一批标杆企业汇集中原,新兴优势产业链加速形成。继续用足用好重要项目集中攻坚行动这一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以实施重大项目“双百工程”为牵引,建立健全重大项目谋划储备机制,重要项目实行挂图作战,推动投资更好发挥稳中求进关键作用。我省围绕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等领域,遴选省重点项目2500个左右,年度投资预计1.8万亿元。

  紧抓三个重点领域,提升投资效能。在制造业的方面,滚动开展“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谋划推进50个投资50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延链补链强链。同时,加大新技改力度,推动传统制造业投资保持强势;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贴息等领域项目储备,同步建立重大项目资金保障协调机制,统筹用好政府专项债券等各类政策资金,集中支持具备条件的重大项目快建设、早投产;

  在稳房地产方面,关键是要全面落实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政策措施,全力保交楼、稳预期、拓供给,着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发展实体经济,夯实“进”的基础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持续深化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不断完善助企服务网络,以真招实招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持续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健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机制,建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库,提出力争新培育“头雁”企业达到1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00家。

  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把减负和赋能做到位。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政府采购向中小企业开放份额,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同时落实好减征相关税收政策。放足金融活水,落实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2%提供资金支持;对今年3月底前到期的小微企业贷款,鼓励金融机构延期还本付息。一手抓扩需助长,一手抓减负注能,经济实体的日子将更好过,发展环境更宽松。

  稳住外贸外资,用足“进”的外力

  深入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充分借力国际市场求发展。

  在对外贸易上,挖掘口岸经济优势,深化郑州—卢森堡“双枢纽”合作,实施“班列+园区”行动,加快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加快推进综保区、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申建,为稳外贸强化硬支撑。

  同时,对中小微企业出口信用保险费和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境外专利申请等费用予以补贴,加大对省级跨境电商示范园区、省级海外仓示范企业、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奖补力度。用政策暖意、高质量服务,为融入国际循环扩容。

  在利用外资上,充分发挥四个外资专班(港资、台资、日韩、世界500强)作用,全力推进多方式招商引资活动,鼓励企业走出去拓市场、拿订单、引技术、结伙伴,拓宽引资领域和规模。加大对外资企业增资或新办的奖补力度,进一步优化“放管服”,充分发挥“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放大效应。

  增进民生福祉,确保“进”的共享

  民生是发展的归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增加多元供给,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惠民生、暖民心,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经济工作的重要努力方向;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是经济工作的落脚点。

  民生大头在于稳住就业基本盘。持续深化“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继续实施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目标引领计划,推动“豫见·省外”劳务输出扩面升级,推动更多劳动力通过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网约车、外卖跑腿等灵活渠道就业,力争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保住就业,民生才踏实。

  当下,由于疫情多发,全面提升医疗救治能力是民生的重中之重。强化医疗卫生资源调配、力量下沉,全面加强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接诊和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力度,打牢基层基础。

  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是民生的硬需求。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满足乡镇学生寄宿制需求,解决好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问题,是群众对教育的企盼。强化“一老一小”普惠性服务保障,开展托育服务能力提升倍增行动,统筹推进区域性养老机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建设,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

  民生重在健全托底保障。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攻坚行动,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动态实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资助低保对象、低保边缘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困难群众应保尽保,是利及长远的民生工作,与促进经济稳定向好密不可分。

  新的一年,河南如何稳中求进、进中向好,90条干货满满,给出了答案。提振信心,发挥人口大省、经济大省优势,6大领域协同发力,互为支撑,“进”的力道,“进”的动能,就一定刚健充盈。(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张全林)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