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枫桥经验”的发源地,浙江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目前,浙江已建成县级社会治理中心90个,努力打造为集运行监测、矛盾调处、分析研判、协同流转、应急指挥、督查考核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立足实际,有效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必须从完善政策、健全体系、落实责任、创新机制等方面入手,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
基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枫桥经验”的发源地“矛调中心”到“社会治理中心”的蝶变生动诠释了:“化解”功夫,能有效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实现群众诉求的疏通,让群众更满意、让治理更有效,让基层更和谐、更稳固。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部分多次提到“基层”这个关键词,强调要“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在这里,关键是“及时”,要有时效性,否则,小问题会拖拉成大问题;二是“化解”,即融化、解冻,让纠纷烟消云散;三是“基层”,进一步畅通和规范人民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健全矛盾一站式、多元化解决机制,才能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化解”功夫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要求,也是不断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必定能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基层治理释放出人民群众福祉。
“化解”功夫要不断修炼,传承创新,与时俱进。基层治理平台、省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协同系统、“掌上矛调系统”等数字化系统的数据对接,让各部门矛盾纠纷收集做到“横向到边”,让矛盾纠纷受理、处置全程实现数字化流转……实现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从单一调处化解向多元综合治理的转变,需要多方参与、多元调解,更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化解”功夫,如能腾“云”驾“数”,必然功力大增。
基层治理贵在以“心”化解,换来群众的欣喜。“用心”响应诉求,“真心”化解矛盾,“贴心”为民服务,“忠心”尽职尽责。基层治理,要通过化解让“说法”说到群众心坎上。把党员、干部下访和群众上访结合起来,把群众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规范起来,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给个说法”,从而用绵绵之功,打造安宁氛围,构建和谐秩序,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的未来。(江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