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防灾减灾日@你进入实战状态

2023年05月13日17:20

来源:大河网

2023年5月12日是中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各地疏散救援演练、相关知识宣传普及等宣传周活动已相继展开。

今年防灾减灾日,来得有点特殊。自5月5日以来,受强降雨影响,我国南方地区22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3条河流超保、2条中小河流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最大洪水。气象水文部门预测,10日至13日,华南、江南中部南部、西南南部等地将有一次强降雨过程,以大到暴雨为主,局部地区将有大暴雨。受其影响,广西、广东等省区暴雨区部分中小河流可能超警。

面对暴雨洪水,就不再是像往年那样来一场演练的事,急需各方进入汛情灾害防御实战状态。

水利部闻汛而行,以“一省一单”形式向预报降雨较大的地区发出通知,部署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水库安全度汛、堤防巡查防守等工作。特别是江西等地发生暴雨洪水和突发险情后,已及时派出了工作组赴现场指导暴雨洪水防范应对、水工程调度和险情处置工作。

水火无情。滔滔洪流袭来,只能选择压实压紧责任,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全面落实五级包保责任制,特别要强化基层防御责任,做到心中有数、胸中有策、手中有物、底下有人、指挥有方,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科学调度防洪工程,细化抢险方案,备齐抢险物料,落实抢险队伍,提高及时发现险情征兆和快速反应的能力。对水库尤其是小型水库、高位堰塘,必须责任到人,加强巡查,一旦出现险情及时预警、转移人员、妥善处置,弃保、转移都要制定详尽预案。

对人口密集的市区,还应加强联排联调,针对城市低洼易涝点、下凹立交、地下空间的管控,视情况果断“关、停”,坚决避免人员伤亡。统筹实施高速公路、水上桥梁、渡口码头、景区景点等应急管控,加强水利工程、在建工程、供用电设施等安全管理。严防风险叠加碰头,最大限度减少因灾带来的各种次生风险。

实现防灾减灾救灾效益最大化,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形成部门间、上下游、左右岸通力协作的工作格局。与灾相斗,每个环节都凭的是实战、能战。各层级、值守段、巡查段,必须人员到岗,不留空当。各级领导干部、技术人员需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现场督查、指导示范,给群众增信心、鼓斗志、聚合力,定方案、教方法,科学实施,妥善处置。

尤其防汛抗洪,属于点线面全方位作战,堵在点上、封在线上、保在面上,必须细之又细、快之又快。重要堤防巡堤查险,设施防护和险情抢修,都是在与洪水抢时间、争速度,关键要动员调度好人力物力。

防灾减灾永远不变的是责任担当。队伍准备、物资准备,都需要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凝聚起万众合力,重在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主动担当、敢打头阵,群众就有主心骨、精气神,就会形成战无不胜的防灾救灾合力。(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张全林)

编辑:杜若森  审核 :赵汉青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