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别让质疑声模糊了理想

2023年06月27日07:07

来源:大河网

15年前,因为在“5·12”汶川地震后,躺在担架上向参加救援的解放军敬礼,3岁小郎铮的影像迅速传遍全国。15年后,“敬礼娃娃”已长成1米85高的翩翩少年,高考拿下列四川省前三十名的637分高分,正准备报考北京大学。接受采访时,郎铮这样规划自己的未来:“以后从事公务员之类的工作,为人民服务,不辜负那么多关心我、帮助我的人。”可就是这个打算,竟成了许多网友“开炮”的对象。有人说,考公务员的就业观有问题,“想做公务员” 等同于 “想当官”,等同于“想工作清闲,旱涝保收,福利好”。还有人说,希望郎铮当国防生,郎铮应该报考军校,原因是“军人救了他的命”。

多年前,3岁的郎铮因敬礼的举动迅速走红,成为人们记忆中的“敬礼娃娃”,“懂得感恩”“坚强”“可爱”成了他身上的标签,人们赞赏他身上百折不挠的精神;多年后,18岁的郎铮因当众表达自己的人生规划而再次引发舆论热议,人们又为他贴上了标签:“就业观有问题”“贪图享乐”“功利性太强”。标签的改变,其实并不是因为郎铮变了,而是因为我们总是太爱给别人贴标签。

(来源:央视新闻)

理想是一盏明灯,为我们的前进道路照出一片光芒与希望。15年前在汶川地震中,小郎铮身处一片黑暗,想必当时他的理想只是“看到太阳”。15年后在日新月异的中国,郎铮的理想变了,他不再渴望光,而是渴望以自己的光去照亮他人。他当然还是15年前我们所赞赏的那个懂得感恩的少年,变了却也没变。

打出一段字只需要几秒钟,但是对郎铮来说,这是他十五年来规划的人生方向,我们不该口无遮拦去否定任何一个人的理想。“想做公务员”的理想背后是“想为人民服务”的真心,在他的理想规划中并不是只有自己,而是包含了他人和社会,小小年纪就有回报社会的规划本是值得称赞的,但是可惜,人们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他想做一个安逸的公务员”。

我愿意相信,即使为郎铮贴上“贪图享乐”的标签的人,也是出于一片俗话所说“恨铁不成钢”的心,毕竟那个孩子在15年前像初升的太阳温暖了所有国人的心,我们又怎能不希望他过得好?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失语而不小心熄灭了别人的灯。“铁”不会因为恨而变成“钢”,“钢”也不会因为质疑而变成“铁”,“铁”和“钢”在各自领域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我们总是太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试图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去改变他人的选择,殊不知这样只会阻挡了他人在自己领域的发光之路。

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如期完成,但乡村振兴的任务依然艰巨。郎铮的理想不止照亮了他的人生道路,更为当代中国带来了青年希望。我们始终要记得:理想从来不是为了取悦他人。别让质疑声模糊了理想,我们只需要在自己的领域带着初心砥砺奋进,终有一天会发光发热,以时间来回应所有质疑。(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颖)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