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为功,激荡美丽乡村建设新气象

2023年08月11日06:37

来源:大河网

  200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出席全省“千万工程”启动会,亲自部署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入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千万工程”以省域为单元率先破题。20年持续奋斗,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直面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执政应答。起笔于群众利益,落笔答“四个之问”,工笔绘乡村新貌,走笔成长远大计。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是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乡村美不美,事关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事关全面小康的底色和成色。浙江省锚定“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1000个以上、完成村庄整治10000个左右”的目标,科学规划、坚定执行、有效管理,不断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进一步推广其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在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张蓝图绘到底。

  建设美丽乡村,构建美丽中国。“美丽乡村”早已成为社会热词、治理焦点。不过,一些地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改善农村环境,最终却流于形式、收效甚微。有的地方楼房越建越高、道路越修越宽,但与有绿水青山、有美丽乡愁的农村却渐行渐远;有的地方“隔靴搔痒”,热衷于“涂脂抹粉”的形象工程;更有甚者,把建设美丽乡村的口号喊得山响,行动中却依然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从而消解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也无法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和宜居环境的需要。

  分析类似现象,说到底还是工作态度不端正、政绩观产生了偏差。无论是急于求成、不尊重乡村建设规律,还是热衷于“面子”而忽视了“里子”,追求的都是一时之美、外在之美。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既要干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为后人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才能让美丽乡村建设远离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从夯实农村建设的基础做起,精准发力、驰而不息,以实绩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群众满意是最大的政绩,但检验群众是否满意,用句俗语:“这好那好,不如百姓的口碑好”。美丽乡村建设是包含环境整治、发展赋能、治理现代化等在内的系统工程,既要尊重规律、科学谋划,更要坚持不懈、一抓到底。从2003年实施“千万工程”,到2008年浙江安吉县率先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从党的十八大后响应“美丽中国”号召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再到提出“千村3A景区、万村A级景区”的“新千万工程”……浙江之所以能不断提升乡村建设的水平,靠的正是无数建设者的接续奋斗、辛勤耕耘,也只有用量的积累实现质的突破,才能赢得实实在在的改变,收获真真切切的掌声。

  多年前,浙江安吉村民在开采矿石与保护生态之间选择了后者;十数年后,安吉成为我国首个“联合国人居奖”获得县,绿水青山真正成了金山银山。筑牢正确政绩观、借鉴好经验,久久为功、实事求是,我们就能在新时代激荡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气象,为乡村振兴凝聚新动能。(晓宇)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