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鲲再次回到家乡创业,还要从一场“双创大赛”说起。3年前,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面向全国人才发出邀请,济南姑娘李鲲从上海带队返乡参赛;3年后,她成立的山东数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跃成为山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像李鲲这样来到济南、扎根济南的人才还有很多。“让人才潜心干事创业,其他的事情交给有关部门”是济南市服务人才的一个标准。
近年来,济南市下大力气引人才、留人才、服务人才。2022年6月,济南市委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当时就订立了“服务人才的济南规矩”:升级人才政策、优化人才服务,让人才更加便捷高效享受政策红利、潜心干事创业。简单来说就是:让人才去做“人才该干的事情”,其他的一切事情交给有关部门,不让“人情世故”“繁琐程序”“敲门拓路”这样的事情去“打扰人才”。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人才,发展就有了基础。社会前行需要人才,经济进步需要人才,科技研发需要人才,城市发展需要人才。人们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这几年各地也都在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孩子上学优先、人才公寓照顾、收入标准提高,这都是人才该有的社会地位。但是,说到底,我们引进人才,是为了让他们将“自己的才学发挥出来”,只有“将自己的才学发挥出来”了,才能真正实现人才的价值。
而现实的情况是,人才并不能“专心干人才该干的事情”。不少社会繁杂的事务,也需要他们参与。比如说,人才研发了某项新的产品、新的科技、新的事物,他们需要“亲自去申请”“亲自去备案”“亲自去推广”,等等。为了这些“研发之外的事务”,科研人员往往也需要去“推杯换盏”,也需要去“托托关系”,也需要去“沟通交流”。其实 ,这些都不是“人才擅长的事情”。甚至有的时候,有关公司、有关部门,还会安排人才去参与各种各样的应酬活动,人才们不得不学习“人情世故”的沟通技巧等。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人才已经被“人情世故”所困,他们一边需要兢兢业业研发、实验、创新,一边又不得不“落入世俗”中。让人才被这些“专业之外的领域”捆住了手脚,显然不利于“做正事”,说白了就是“误了正业”而没有更多时间“去务正业”。
而济南的做法是“正业之外的事情”不需要人才分心,人才只负责科研、创新、创造,其他的事情全部交给有关部门去搞服务,济南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专窗”,安排人才服务专员提供180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全程帮办代办,护航人才发展。
让“济济人才”不再被“人情世故”所困,让人才有了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郭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