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创新,山东驶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2023年08月28日09:16

来源:大河网

  山东抢抓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转型升级,开辟出绿色产业新赛道。今年上半年,山东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经济总量44125亿元,位居全国第三。今年,山东把工业经济作为“头号工程”,加力提速。上半年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9296个,完成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2%,拉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较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

  去年下半年,国务院批转《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山东做好新旧动能转换办好先行区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意见指出》,到2027年,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现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产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到2035年,山东成功跨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常规性长期性关口,努力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发展动能持续转换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成熟定型,建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一年来,山东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山东绿色低碳然高质量发展要求,向绿色要效益,向生态文明要效益,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交上了一份亮眼的“山东答卷”。

  创新发展,科技攻关,让企业发展蕴含更多“绿色因子”。生态文明建设关乎国家可持续发展,关乎民生福祉。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绿色地毯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力让产业迈上中高端,绿色转型帮助更多企业开启新赛道。纺织行业染色环节用水量高,环境压力大,青岛纺织企业联合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省级创新中心和省重点实验室,持续攻关无水染色技术。不久前,首条年产1000吨无水染色产业化生产线已经通过技术鉴定。今年年初,山东公布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提出116项举措。在新兴交叉、产业跨界、未来产业领域谋划一批科技示范工程,开辟产业新赛道。加强企业技术攻关,实施企业技术创新项目3000项左右,新增国家、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家、80家左右,新增国家、省级“质量标杆”4项、100项左右。眼下,科技创新正在有序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色稳步提升。

  积极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向绿色产业要效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既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山东的厚望,也是山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环保要先行。要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注重绿色产业体系建设,淘汰旧产能,用新能源、新兴产业项目取代旧产能。目前,山东列入国家绿色制造名单的项目有567个,其中绿色工厂223家,数量居全国第二位。今年,山东将加快推进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着力构建全链条绿色制造体系。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元宇宙、生态环保等领域,支持1000家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为主攻方向,加快研发高安全动力电池、高效驱动电机、高性能动力系统、氢燃料电池系统、自动驾驶、虚拟仿真等关键技术,推动建设济南新能源商用车和青岛新能源乘用车基地,联动发展烟台、日照、淄博、德州、聊城产业集群。纯电动汽车在新销售车辆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公共领域纯电动汽车占有率持续提高。山东是一个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的大省,同时也是一个能源消耗大省,积极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在装备制造、化工产能等方面绿色先行,已经成为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深化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万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6万家。实施高质量市场主体培育行动,设立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新增单项冠军200家、专精特新企业1000家。上半年,山东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2%,经济总量44125亿元,经济体量位居全国第三,这是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半年要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助推全省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争取年底交上一份合格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李翠)

编辑:赵惜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