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鼓励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退役军人等回乡定居,当好产业发展指导员、村级事务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村庄建设智囊员”,受到了外界的关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很多城里人自己这一辈或者上一辈都曾经是地地道道的农民。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当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此后,乡村人才建设数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等相关文件中。2021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健全人才引进政策体系”,引导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兴乡。可见,注重发挥“银发力量”已经成为一道社会必答题。
老有所为,情系桑梓,满足老年人回乡愿望,让“银发力量”成为乡村振兴“助推器”。但凡从农村出来的人大多有一种家乡情怀,他们留恋故土,留恋自己的老屋,留恋儿时的玩伴。退休赋闲在家,对于很多城里的老年人来讲,难免会有一种落寞之感。此时,相应党和政府号召,到农村去,回老家去,见见老熟人,脚踏曾经的故土,无疑是一种人生快事。从另一方面讲,离开喧嚣的城市,老年人才回到老家,行走在田间地头,呼吸新鲜空气,享受田园式的生活,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退休人员是丰富的人才宝藏,里面藏龙卧虎,他们的回归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乡村振兴列为重中之重。退休人员作为有经验、有能力、有情怀建设家乡的“能人”,很有必要让他们频繁地出现在乡村人才振兴的话语体系中。就当下而言,农村最缺少的就是各种人才,种田的、物流的、规划设计的、数字型的人才等。将这些“银发人才”聚拢在一起,着力营造一种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社会氛围,定能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给乡村振兴带来生机与活力。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鼓励退休干部和专家服务乡村振兴。不过,此次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实施方案》,对退休人员进行分类,并对其职能加以明确,尚属首次。从中可以看出,党中央、国务院对“银发人才”和乡村振兴的重视程度。
用好“银发力量”,分门别类,妥善安置,人尽其才。《实施方案》提出,鼓励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退役军人等回乡定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支持引导退休专家和干部服务乡村振兴。建立城市医生、教师、科技、文化等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吸引城乡人才留在农村。回乡定居老人中,有很多人都是行业领域的顶尖人才,各怀绝技,各有专长,有的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多年,有的在产品制造领域成为专家,有的则是商业奇才。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对于一个地方来讲,发展乡村产业是振兴乡村经济的必由之路。一方面,很多老年人退休金丰厚,有一定的积蓄,发展乡村产业不妨采取入股的方式,让老年人分享乡村振兴红利。另一方面,聘请退休人员担任乡村振兴的顾问,或者稍微年轻点的老年人担任技术厂长工程师等,争取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用好“宝贵财富”,解决好后顾之忧。城市退休人员回乡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通力合作。对于已经步入耄耋之年的老年人,他们本人就需要照顾,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乡村振兴,就不要参与这种回乡行动。对于刚刚退休的老年人则需要用好,安排好这些老年人的住处,让他们心无旁骛,一心扑在乡村振兴上。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银发力量”正当时,不用扬鞭自奋蹄。用好老年人,让老年人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契合了时代发展潮流,迎合了城里老年人的意愿,让这道亮丽的风景线越来越灿烂、越来越亮眼,乡村振兴的宏阔愿景就会指日可待。(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