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阆中市立足非遗资源优势,搭舞台、厚沃土、育人才,推动实现非遗保护传承有序、发展后继有人,为非遗保护传承注入源头活水。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须通过手艺人“活态”的言传身教得以延续。我国非遗保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目前,非遗传承人的培养依然存在着种种困境,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具有职业技能及工匠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型非遗专业人才,让更多“手艺人”成为“守艺人”,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应担之责。
做好顶层设计,提供传承的肥沃“土壤”。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建立起完善的保护机制和管理制度,方能确保非遗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还要加强对非遗“手艺人”的保护和扶持,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政策支持,鼓励和支持他们开展各种传承活动,搭建各种非遗文化节为平台,通过相关的体验活动、文创作品展销会等形式开展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非遗文化活动,扩大覆盖面,促进大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守艺创新和传承研究。
用科技之“术”优化传承之“业”。各级党委政府要将非遗“手艺人”培养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融资贷款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进各类人才参与非遗“守艺人”工作。同时,建立数据库,做好非遗优秀人才识别、储备工作。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与配套应用用户规模的扩大,相关部门还可以探索科技在非遗传承领域的可能性,加强科研,推动创新和发展,促进文化旅游和产业开发。比如,有计划地组织、安排专人拍摄记录非遗手艺人的技艺片段,推动非遗手艺的传承稳健化、科学化、长久化,从而避免一些非遗技艺中的“独门绝技”“冷门绝学”失传。
建立联动机制,实现非遗手艺人稳定从业。相关党委政府部门可以建立政、校、行、企协同合作的联动机制,共同确定招生计划、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让手艺传承人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浸润式学习,从而促进学习积极性,提升技艺传承的效率和质量,实现由“手艺人”到“守艺人”的转变。同时,通过深化非遗产学研合作,引导研究机构、企业加入非遗人才培养工作,建设非遗工坊、打造人才创业就业基地,使得师徒关系更紧密、教学成果更丰硕,为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非遗文化的传承需要共同努力,应采用发展的眼光,为今后的发展注入创新力量。只要大真正重视起非遗文化,那么每个人都是非遗文化的自觉传承者、忠诚“守艺人”,就能一起去重现那些记忆深处的东西,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地推进文化自信与自强。(常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