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河北省乐亭县从9月开始在全县15个社区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普法夜校宣传活动。内容涉及预防电信网络诈骗、预防各类盗窃案件的发生、预防道路安全事故、民法及民法典相关规定、司法调解等一系列法律知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学习法律知识、弘扬宪法精神中,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以宣促学,让法律知识浸润心田。“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普法夜校的开设,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头学法、守法、普法、护法,将法治思维贯彻于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学法课堂熟练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努力提高自身的法治思维及法治能力,筑牢法治理念之基,并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自觉争当“学法达人”,能更有效发挥党组织的纽带作用,激发组织活力,助推普法责任共同体的形成。
知行合一,让法治意识深入人心。“良法善治,民之所向”。普法夜校不仅是增加几堂课程、进行几周宣传,更要使每一课都成为法律的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并通过“主题党日”等活动走村入户、进田间地头普法,用主题突出、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弘扬法治精神,用情用力用心宣传和践行,为创建文明城市和美丽乡村夯实牢固的法治基础。
久久为功,用普法凝心聚力。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政策法律的具体执行者,一言一行都对群众有着示范效应。基层党组织可以落实“会前学法”制度,将普法工作与基层党建、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以普法夜校为抓手,推动普法工作常态化、基层治理法治化,全方位打好党建引领组合拳,推动基层普法走“新”更走“心”,从而凝聚“善动力”、澎湃“正能量”。普法夜校作为一个“接地气,有生气”的普法新载体,旨在引导广大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以“量变”促“质变”、以“输血”换“造血”,让法治理念在基层厚植,让法治精神之光照亮美丽中国。(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