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秋分已过,莫让群众“受凉”

2023年09月25日18:58

来源:大河网

“水雾始润,桂子飘香;昼夜均长,风清露凉。”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后,天气渐凉,动物进入季节性的生理休整阶段,容易出现“悲秋”“伤秋”的消极情绪。但是秋分时节种麦正当其时,党员干部要当好种子,在人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莫以“秋困”“秋乏”“秋凉”等懈怠情绪让群众“受凉”。

党员干部当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乐观态度在苦中作乐。秋季,有人哀秋风萧瑟,有人叹关河冷落,而乐观的刘禹锡却能看到胜于春色的秋日之美。温室的花朵经受不住风雨的考验,保姆式、温棚式的培养教育锻造不了担当重任的栋梁之材。青年党员干部从象牙塔走入基层大熔炉,面临着多种挑战和各方压力,在工作中大多承担着急难苦累的具体事务,工作繁忙琐碎,经常加班加点,艰苦的环境和工作的困难让我们感受到“苦”。但苦与乐并不是绝对的矛盾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我们以乐观的心态把困难和压力看作一种财富,当我们用实际行动解决群众遇到的问题,当我们做出成绩赢得民心时,我们的内心就会感到“乐”。用乐观心态树立正确“苦乐观”,用实际行动给群众送温暖。

党员干部当戒“秋燥正盛易伤阴”的浮躁之气不迷失方向。秋分过后,降水量下降,气候日趋干燥,正是秋乏的泛滥期,不少干部心浮气躁,工作中急功近利,影响干事创业成效。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说道:“浮躁祸国殃民,贻害无穷,必须戒此顽疾”。去除浮躁之气,关键在于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太史公刑而著《史记》,反观某些同志熬过了苦难,却因信念不够坚定倒在了灯红酒绿和推杯换盏之间。党员干部在精神上要“贴足秋膘”,以此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积极参加“三会一课”学习,切实把理论知识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站稳人民立场,在秋风中为群众送“秋衣”。

党员干部当学“清韵清风清廉长”的赤子之心解廉洁密码。十八大以来,打虎、拍蝇、猎狐,一系列反腐行动有效整治了从政不良之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新时代的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时刻警惕自己: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怀敬畏之心,常念严管之责。年轻干部要系对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莫将扣子系歪,要注重前途而非“钱途”,树立正确从政观,在考验中经得起诱惑。领导干部更要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声誉账、亲情账,正确处理好政商关系,实现政商间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把握好“亲”“清”二字原则,切勿因“个人账”算不对而让群众在秋风中受寒。

为民不分时节,群众永放心尖。即使天气日渐寒冷,基层干部工作的热情也应愈发强烈,为百姓增添一份“暖意”,争做百姓秋日的“暖心人”。(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薛琦琦)

编辑:赵地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