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学明、泥巴哥、张妮……在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信阳主会场上,大家看到不少熟悉的面孔。近日,河南省委网信办,河南广播电视台等多部门共同开展2023年河南省“消费提振加速度·网络直播助农月”活动,55名网络红人被邀请到丰收节现场,他们采取“电商+文化”的直播形式,发挥网络直播连接线上线下、衔接供需两端作用,宣传推介历史文化,帮助农产品进行网上销售,助力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
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是乡村,但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的是全社会各界的力量。而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既展示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同时也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为本的传统,能够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让农民丰收节与网络红人双向奔赴,河南这个农业大省做出了新探索,这是一个好创意、好做法,能够为乡村振兴插上网络的翅膀、文化的翅膀、传播的翅膀、消费的翅膀。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中国农民丰收节就设立在每年的“秋分”节气。放眼中原望去,金色的稻穗向大地母亲垂下了头,粉红的苹果被西风亲吻更显娇羞,黄澄澄的是玉米,白蓬蓬的是棉花,一堆一堆的是花生,一片一片的是红薯,一波接着一波成熟,再也没有比收获庄稼更喜悦的事了,曾经春夏那一串串入土的汗水,终于变成了金秋的粮食。但如何将农副产品以更好的价格卖出去,农民在发愁,市场在挠头,政府在思考,这需要网络直播的助力。
简单来说,网络经济就是流量经济、眼球经济,网络红人、网络达人、网络名人可以大量卖化妆品、衣物、零食,那农副产业成为主打款也不是不可以。
农副产品是千家万户的日常必需品,可是农民朋友们找不到好的途径,出售成了大难题,这中间就缺少网络红人这个桥梁。如今,省委网信办、省广播电视台、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多部门群策群力、齐心协力,牵头办起了“消费提振加速度·网络直播助农月”公益活动,这不仅为各方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也很顺应当前网络直播与促进消费的大趋势。
该活动之所以得到众多点赞,是因为打通了线上网络直播、广大网购客户与农民朋友的供需端,找到了各界网络达人这个连接点,借助了直播带货这个鲜活形式,最终有效帮助农民销售特优农产品,为助力乡村振兴和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等“国之大者”“省之要者”作出了贡献。像这样的主动作为,像这样的双赢载体,像这样的跨界混搭,应该是越多越好,这种创新举措的诀窍是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壁垒,聚集了多方的优势,是真正的变管理为服务、变联络为合作,这也是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生动实践的一个缩影,是当前如火如荼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学促干”的一个典型。
“农,天下之大业也。”希望这类活动能够延展出更丰富的形式内容,也希望网络红人直播助农可以常态化开展。因为,土地是我们出发的地方,乡村、农民是我们的根脉所在,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大河网特约评论员 蔡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