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因为活动期间发生偷盗事件,南阳迷笛音乐节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甚至一度成为“地域黑”的狂欢。这样的场景令人痛心,又发人深省。
4天活动共接待乐迷15万人次,南阳迷笛音乐节创下了迷笛30年47届音乐节的最高票房纪录,现场观众人数也打破历届迷笛音乐节最高纪录。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效果来看,首次举办的南阳迷笛音乐节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功。然而,因为盗窃事件的出现,南阳所有的努力与成绩都被蒙上了阴影。面对这样的局面,乐迷的失落可以理解,南阳的委屈同样不难想象。
10月5日,南阳公安公布了迷笛音乐节盗窃的情况,警方共接到73起报案,落实被盗案件65起。目前,违法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部分丢失、盗窃物品已追回,案件还在进一步侦查。警方同时表示,将加大打击发布虚假谣言信息力度,对发布“碗口粗的电缆被偷了”谣言的张某某(微博网名“老talk”)依法开展调查。
发生在南阳迷笛音乐节的偷盗事件,之所以演变成为一场针对南阳乃至河南的无差别攻击,散播网络谣言的“地域黑”是主要推手。在乐迷物品失窃信息刷屏的时候,某些唯恐天下不乱之人,肆无忌惮地传播谣言、攫取流量。其中,当以“老talk”最为典型,那些故作惊人之语的网络谣言,不仅成功将小范围事件引导至大范围攻击,而且也使整个事件变得扑朔迷离、真伪难辨。更令人感到无语的是,“老talk”竟然还是个南阳人。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老talk”曾运营过“老道消息”“老talk消息”“老编辑”等多个自媒体。2018年,以“互联网冷知识、故事会、黑话大全”为标志的账号“老道消息”,因“传播政治有害信息,恶意篡改党史国史、诋毁英雄人物、抹黑国家形象”,被微信、微博等多个平台封禁。
2018年11月,国家网信办集体约谈百度、腾讯、新浪、今日头条、搜狐、网易、UC头条、一点资讯、凤凰、知乎等10家客户端自媒体平台,要求各平台进一步完善“黑名单”制度,平台间要协同行动,绝不允许被处置的问题账号用小号“重生”、跨平台“转世”。在2021年的“清朗·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专项整治行动”中,国家网信办再次强调,加强账号注册管理,严禁已被依法依约关闭的账号以相同名称、相似名称等关联名称重新注册。
通过南阳警方的通报,不少人才吃惊地发现,早已被封禁的“老talk”不仅依然活跃在舆论场上,而且依然肆无忌惮地以炮制谣言为乐事、以收割情绪为能事。这无疑是一种严肃的警示:还有多少被封禁的问题账号,早已完成了小号“重生”、跨平台“转世”?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现实语境下,任由无良自媒体肆意在暗处扇动“蝴蝶翅膀”,很容易就此掀起一场网络谣言的飓风,这既是对个人权益的粗暴伤害,更是对网络生态的严重破坏。封禁问题账号,不仅是对问题当事人的惩戒,同时也是对网络秩序和主流价值观的维护。无论从维护网络秩序还是从捍卫平台声誉的角度出发,网络平台都应该严格落实平台责任,彻底堵住问题账号“重生”“转世”的缺口。就此而言,抹黑河南的调查必须有结论,拱火引战的问题账号必须被封禁。只有守住指尖上的文明,才能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