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流动党员管理“粘性”,推促安家有为

2023年10月21日06:59

来源:大河网

  近年来,杭州市滨江区为实现流动党员应排尽排、应纳尽纳,通过常态长效排查,探索开展流动党员“先锋滨·安家工程”,推动各级党群服务中心成为服务流动党员的一线平台,让流动党员安家有为。

  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背景下,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质量与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发展走向。流动党员群体数量较大且遍布各行各业,其社会参与行为是否规范,会对党员形象的塑造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党组织可以通过提升流动党员管理的“粘性”,引导流动党员有效参与社会治理,发挥出流动党员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应有的示范带头作用,进而推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

  “严”上下功夫,抓早抓小。流动党员群体很容易长期脱离党组织管理,如不能经常性参加党内组织生活,就无法发挥流动党员在服务群众、社会志愿服务中应有的作用。因此,应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把严的要求落实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不留盲区和死角,坚持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及时把流动党员组织起来。坚持抓在经常、严在日常,党员越是流动、越是长期在外,就越要从严教育管理,以便对流动党员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细”上做文章,增强“粘性”。新形势下,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应从细处入手,毕竟流动党员分布在社会的各行各业,缺少对党组织的归属感。为此,各地区、各部门、各环节应做好协调与配合工作,可以通过建立流动党支部等方式,加强内部建设,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各项规章制度,在组织内部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增强流动党员与组织之间的“粘性”,使流动党员感受到组织就在身边,思想政治教育就在身边,形成相互教育的良性循环。

  “新”上动脑筋,锐意创新。由于党员学习地点变化大、流动性强、联系方式不便等问题,使得各地区的党组织难以形成对异地党员的有效管理。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应该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创新服务工作,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将流动党员有效组织起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拓宽党建工作的管理范围,以便更加有效地捕捉流动党员信息,迎合动态化管理的要求,提高工作效果,真正发挥流动党员在社会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

  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伟大工程,要善于打破地域界限,结合地方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模式,并及时总结推广一批不同类型、各具特色、有影响力的先进典型,方能推动地方基层组织建设取得实效,使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为党组织活动的开展注入更多、更强大的力量。(杨长宇)

编辑:赵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