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丨人才培养不妨多一些“农耕思维”

2023年12月25日22:58

来源:大河网

人才培养工作是时代所需、更是关乎长远的根本大计。农作物生产需要“播种、耕土、修枝”,农事如此,人才培养亦如此。各级党委、政府肩负着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要播好“人才种子”,勤耕“培育沃土”,常修“知识本领”,多些“农耕思维”,以“滴水”之功擦亮人才本领过硬的领航底色、激发奋勇争先的澎湃动力、涵养追求卓越的精神血脉,深耕人才培养“责任田”。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地方发展依靠人才,人才也需要被发掘,各级党委政府不仅要种好“自家田”,还要“主动出击”,善于发现人才,在日常工作、重大活动、节假日返乡中广泛开展调研走访,网罗各类人才信息,动态更新人才库。人才得到真心对待,才会对当地有感情。要主动将政策、服务、关怀“送货上门”,在人才关注的配偶工作、医疗服务、子女教学等问题上抓落实,在符合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大开“方便之门”、开辟“绿色通道”,把人才关心的“琐碎小事”当成“要紧大事”来办,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用“润物细无声”的暖心之举,让人才充分感受到“归属感”,坚定人才在当地干事创业信念。

沃枝叶不如培根本,根基稳才能枝干正。培育人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先手棋”,各级组织部门要在人才培养教育上下足真功夫,打造安排合理、内容全面、形式多样的“多维育才”体系,遵循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分类别分层次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人才提升能力、拓宽视野、释放活力。要做好平台搭建,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等平台阵地,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多方式、多渠道培养各类人才,持续提升综合素质。要实行分类分级的差异化培养,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才“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搞人才培养“一锅端”“一把抓”,充分挖掘激发不同种类人才的价值,实现人才培养效果的“最大公约数”。

“生材贵适用,幸勿多苛求。”选才是用才的基础,用才是选才的目的,用才贵在扬长避短、化短为长,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一方面,要“不拘一格用人才”,要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破除选用人才上的偏见和保守思想,敢于使用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青年人才,搭建用才平台。另一方面,要着力破除思想障碍和制度束缚,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坚持量材适用。要深入了解掌握人才的基本情况后,坚持因材施用原则,把人才用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再者,要为人才创造“补短”机会和途径,为人才搭建全面发展和充分发挥才干的广阔舞台,使其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地施展才干。(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金宇 王乐)

编辑:赵惜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