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丨退役士兵大学生带母求学,用奋斗和爱报得三春晖

2024年01月15日22:22

来源:大河网

“有妈的地方才是家,我只是做了一个儿子应该做的事情。”在河南省信阳农林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漯河退役士兵大学生王永翕带着瘫痪母亲求学,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难,他不喊苦、不言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孝老爱亲的立身德行。

他是一名退役士兵,也是一名大学生,更是瘫痪母亲的儿子,面对家庭的不幸变故,他挺起脊梁,以奋斗和爱支撑起一个家,带着母亲求学。王永翕对家的坚守,对知识的渴望,对生病母亲的照顾,生动诠释了为人子的应有道德操守,他的坚守令人感动。

良好家风,鼓起劈波斩浪的风帆。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二年的军营淬炼造就了他敢于担当、迎难而上的意志。在生活中,父亲曾经常说的“要做一个顶天立地、有担当的男子汉……”的谆谆教导,如春风,如清泉,如阳光,指引着王永翕在面对困难时不退缩,在面对压力时不言弃。而是迎难而上、越挫越勇。在良好家风的熏陶支撑下,在军人品质的历练下,他行胜于言,证明了应有的担当。不言生活的苦,把母亲照顾得更周到,不断学习照顾病人的技术,换来更有保障的照料,让“有母亲的地方就是家”不断得以延续。

苦难对于强者来说,从来不是绊脚石,而是磨刀石。面对父亲病故、母亲病重和妹妹年幼的家庭困境,王永翕以坚强回应困苦,以乐观向上的态度过好每一天,不仅没被变故拖垮,而且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成功毕业并专升本。另一方面,他以夜以继日、细致入微的行动,为了母亲的治疗不辞劳苦,回报着母亲,以实际行动呵护着“有妈的地方就是家”。这是发自内心最朴素的爱,是最原初的担当,也是生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展现。

德不孤,必有邻。王永翕的孝义和坚持获得了其所在县和学校的鼎力支持。从办理低保落实兜底保障,到提供单间宿舍便于生活和照料,各方的援手为王永翕安心学习、照料母亲解除了后顾之忧,也进一步激励了王永翕回馈社会的决心。“这一路走来,我和妈妈、妹妹得到了不少人的无私、热心的帮助,我心里记着这份恩情,也希望自己以后有能力回报社会。”因为自己淋过雨,总想为别人撑起一把伞。这种爱心接力,或许就是报得三春晖的最好外溢效应。

生活中,像王永翕带母求学的孝义之举还有很多,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对家的反哺、对爱的反哺。他们面对苦难不屈服、面对重压能奋斗,以瘦弱的肩膀和广博的爱,与全社会爱心人士一道,点亮着“让爱接力、让生活更有希望”的人性之光。(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张立)

编辑:韩淼宇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