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丨反腐败斗争需直击“老问题”这个“痛痒点”

2024年01月22日17:54

来源:大河网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新征程反腐败斗争,要不断拓宽反腐败斗争深度广度,对症下药、精准施治、多措并举,让反复发作的老问题逐渐减少,让新出现的问题难以蔓延,推动防范和治理腐败问题常态化、长效化。

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遏制增量、清除存量的任务依然艰巨。纵观腐败案例,有一些总以一些“老面孔”的形式出现,一些“老问题”层出不穷,“换汤不换药”成为反腐斗争中的“痛痒点”,更是对法治资源、人力、财力的极大浪费。再加上,相较于新出现的问题一时难以探索总结、捉摸应对这一实际,在反复发作的老问题上追根溯源、攻坚发力,则更有利于防范腐败问题,更高效治理腐败问题。因此,反腐败斗争要从“老问题”下手,彻底解决清除“老问题”反复发作这个“痛痒点”。

条分缕析抓关键,在梳理“老问题”上精准发力,直击“稀里糊涂”这个“痛痒点”。问题梳理有利于发现规律。对腐败问题进行梳理是查找“老问题”的“关键一步”,绝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既要抓住关键、找准重点,又要区分问题性质,明确分类标准。要持续盯住“七个有之”问题,紧盯重点人员,看是否存在政商勾连的腐败;聚焦重点领域,看是否存在权力、资金、资源等富集领域的以及金融、国企、能源、医药和基建工程易发领域的腐败;着眼关键环节,看建设招投标、项目审批、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是否存在腐败。对以往的腐败案例进行一个全面的“倾筐倒箧”和“抽丝剥茧”,切实厘清行业性、系统性腐败,精确判定哪类“腐败痼瘴”最容易反复发作、层出不穷;准确查找哪些“腐败顽疾”最容易在哪片“土壤”上滋生泛滥。通过深挖腐败特征,识别腐败表现形式,找出腐败易发环节,让腐败的老问题无所遁形,既要阻断各领域、各环节、重点人员腐败滋生蔓延的根基,又要彻底刹住以权力为依托向政治领域渗透的不正之风。

追根溯源找根本,在抓好“老问题”分析上靶向发力,直击“不明所以”这个“痛痒点”。原因分析有利于抓好根本。经过新时代十年的强力反腐,虽然取得了压倒性胜利,但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党员干部贪污腐败的原因复杂多样,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表现形式日益繁多,腐败手段更是加剧隐形变异、不断翻新升级,呈现出隐蔽性、复杂性、欺骗性的特点。因此,仅靠将“老问题”梳理出来是远远不够的,要对“老问题”全面分析研判,脱去腐败的“隐形外衣”,让腐败露出“本来面目”和“病源肌理”,继而摸准腐败治理的“命脉”,找准“老问题”屡次发生、治而不绝的原因,看看究竟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没有关紧,还是“防止权力滥用的监督网”织得不密,又或是“反腐惩腐的制度漏洞”填补得不实,“清正廉洁理念”树得不牢,只有真正对老问题反复发作的原因进行反复剖析、从每个频发的问题中提炼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加强对隐形腐败手段的分析研判,准确把握腐败阶段性特征和变化趋势,才有可能实现从源头上对腐败问题以及“微腐败”和“新型腐败”的治理,才能为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提供实证支撑。

动真碰硬重解决,在抓好“老问题”整改上持续发力,直击“敷衍糊弄”这个“痛痒点”。问题整改有利于问题解决。腐败的“老问题”只有真正被“消化解决”,才能实现遏制增量、清除存量这一反腐目标。抓好“老问题”整改,至为重要。首先要保持严的态势。必须认识到,腐败问题一经发生,必须持零容忍、强高压、长震慑的态度,尤其对于多点频发的“老问题”,更要以抓铁有痕的决心、踏石留印的力度全力抓好问题整改,让老问题彻底得到根治。还要保持实的措施,根据问题反复发作的不同原因、不同类型,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对于制度上存在漏洞的,要把关键权力牢牢抓在手里,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及时堵塞制度漏洞,从源头上减少设租寻租、关联交易、套取挪用等机会。对于干部廉洁理念缺失的,要从“根”上治,注重在平时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补给,通过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积极宣传廉洁理念、树立廉洁典型等多种形式,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筑牢理想信念。对于涉及多种因素、多种关系相互牵连钩织的,更要坚持对症下药、标本兼治、系统施治、多点发力,不断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让“老问题”逐一销号、清仓见底,彻底解决反腐斗争中的反复“痛痒”问题。(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孙娅楠)

编辑:赵惜辰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