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罢,几乎所有孩子手里都攥着数目不等的“压岁钱”。作为体现长辈关爱呵护 “压祟”载体,“压岁钱”背后,寄托着长辈浓浓的亲情和祝愿,同时也是让孩子们倍感温暖的特殊新年礼物。虽然近年来“压岁书”“压岁文具”“压岁礼包”等不断涌现,但作为最原始和最让孩子们关注的载体,“压岁钱”还是长辈们过年时祝福和呵护晚辈的重要体现,而且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一个小孩子手里动辄数千元“压岁钱”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而如何管好用好孩子们手里的“压岁钱”也成为年节过罢家长和孩子关注的话题。
“压岁钱”虽小,但管理和使用却是一个大课题。在现实中,不少家庭都发生过因家长引导不到位、粗暴没收、过分干涉使用等,引发亲子矛盾冲突。而个别家庭还出现了因过分纵容让孩子“由着性子用”而引发的消费不当、沾染不良网络支付和不健康消费等畸形问题,比如孩子们中间出现了用“压岁钱”赌博抽彩、网络虚拟账号支付、到KTV等娱乐场所放纵、酗酒等行为,有些未成年人中间还出现了攀比“压岁钱”导致的亲情弱化、自卑感增加、盲目攀比心理作祟等不良现象和行为,这些都是值得关注而且亟须教育引导矫正干预的。
“压岁钱”虽小,但意义和内涵丰富,同时如何管理使用更影响到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科学理财观的确立。从这个角度而言,“压岁钱”更是育人大载体,而如何管好用好“压岁钱”更是一堂意义深远的育人“大课”。
把“压岁钱”上成育人“大课”,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干预引导不能缺位。首先是专题宣传教育引导要跟上。学校和家长、社会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通过让未成年人参与讨论、征文、专题宣传普及等,宣传春节动人的节日文化内涵以及“压岁钱”等的积极意义,并通过家校沟通、学校社会实践课、假期思政课、家庭教育课、亲子沟通课等,教育引导孩子知晓“压岁钱”的来历,正确体会其寄托的情感内涵,理解长辈的关爱善意和温情祝福,追求形式的积极和人文意义上的丰盈动人,走出把“压岁钱”简单货币化、数量化等片面认识,扩充“压岁钱”的积极情感意义和价值。其次是科学管理要跟进,财商教育要及时。要积极宣传健康科学理财、理性消费、节俭为要的财商观,引导孩子管好用好“压岁钱”。家长要在科学沟通、强化引导、注重家庭理财氛围营造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孩子意愿和“压岁钱”支配权,在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压岁钱”的基础上,和孩子一起科学制定“压岁钱”的管理和开支办法,让孩子学会把钱用到正地方、用到急需的开销方面,并提倡鼓励孩子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制定“压岁钱理财规划”,鼓励孩子用“压岁钱”购买成长最需要的用品、文具、书籍、衣物,以及作为参加最期盼的学习活动、特长培养费用,或者通过给长辈买一份心意、为社会献一份爱心、为成长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等,科学、理性地使用“压岁钱”。家长一定要走出粗暴干涉、强制没收保管、随意开支、“骗压岁钱”等畸形做法,让“压岁钱”不仅焕发出积极的情感意义,同时更凸显出健康积极的理财观念塑造和正确行为确立,这对于孩子健康成长和科学理财意识培养而言意义深远而积极。
小“压岁钱”是一堂“育人大课”,学校也要充分用好这个特殊的育人载体,在开学前通过远程连线、家校沟通、社会实践等,通过“寒假见闻征文”、“压岁钱小常识”传播、用好压岁钱讨论等,教育引导每个孩子管好用好“压岁钱”。同时,结合不少中小学生开学季更是消费季的现实,学校要在家校沟通的基础上,把“用好压岁钱”作为成长发展的“开学第一课”,通过班队会、国旗下讲话、思政课、黑板报及校内广播、论坛等,开展专题宣传教育,把管好用好“压岁钱”当做新学期“第一课”,上成“育人大课”,其育人效果更值得期待。(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许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