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人人都有“麦克风” 不是“谁拍谁有理”

2024年02月26日19:00

来源:大河网

据央广网微信公众号报道,近日,在K511列车上,有多名乘务员半夜在餐车吃饭,有乘客认为被打扰,与乘务员发生争吵。事件引发热议,广铁长沙客运段回应,对当事列车员进行批评教育,并考核处理。但有网友表示,“不是谁录视频谁就有理”“服务部门对恶意投诉要大胆拒绝”。

此事相关视频显示,乘务员称“上晚班吃个夜宵怎么了”,乘客回答“我只是建议你们小声一点”,乘务员随后称“花钱是买一个座位不是买一张台子”,乘客又表示“(餐车)根本不是你们待的地方,你们是服务人员”。近日凌晨,该乘客就自己的不当言论发表了公开道歉,称当时是在话赶话的情况下说出了“服务员没资格在餐车吃饭”,这不是他的初衷,他只是想让对方说话声音降低一点。

其实,餐车本就是用于就餐的,无论是乘客还是乘务员都可以使用,都享有平等的权利,理应同等尊重,不因身份、职业或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关于此次冲突,也没有必要分个是非对错。可是,此事却给铁路部门提了个醒:可以对餐车的使用制定和公示明确的管理制度。比如,在春运等运力紧张时期,通过定价方式给予一些乘客餐车休息权利。同时,把特定餐桌留出来用于乘务员用餐,做好与乘客之间的空间隔离,并且强调用餐时的规章制度。这样大家都照章办事,事情才不会乱套,也才会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再进一步看,服务部门遇到类似矛盾问题,在没有确认服务人员确实存在不对的情况下就来个习惯性道歉,会有损服务人员的正当权益,助长“手机判官”歪风邪气。更为重要的是,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当今社会,并不是“谁拍谁有理”!比如,在以上事件中,乘客有意见,就可以采用正常渠道和友好的沟通方式进行反映。而一开始就举着手机拍摄并言辞激烈,“先入为主”地把自己定位为“强势曝光监督地位”,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如果当事乘客换位思考,采取平等商量的举动,比如,坦诚地和乘务员交流一下,或是善意提醒其减小说话音量,相信问题一定会妥善处理好。

近些年来,一些热搜都是一些人举着手机拍摄,然后放到网上发酵,似乎成了一套“流水线”。不过,大家都不容易。对于一些小事情,民众能够一下子解决的,还是尽量去现场自己解决为好,别把小事情“炒”成热点,以免耽误大家的时间,浪费大家的精力。要知道,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也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要谨言慎行。杜绝“手机判官”,大家互相理解、包容、尊重,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化解矛盾,共同营造温暖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社会也才会更加和谐美好。(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曹灿辉)

编辑:杜若森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