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副主委邵驰表示,技能型人才是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目前中国的技能型人才队伍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优、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为此,他将提案建议加快推进职业技能人才培养。邵驰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全社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重视程度还不够,存在‘政府热,企业冷’的情况,年轻人对技术的追求缺乏热情等。”
当前,人力资源市场出现了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用人单位缺乏人才支撑,导致企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很多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却不愿意到工厂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应届毕业生也好,已经毕业的大学生也好,都把目标瞄向了考公或者事业单位,致使企业人才供需矛盾日渐突出。
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社会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企业受市场变动因素干扰多,企业稳定性差,企业不景气裁员、待岗成为常态,有些年轻人觉得在企业工作朝不保夕,有危机感;二是薪酬待遇不具有吸引力。有些企业考虑到成本因素,往往难以开出高薪的人才价码,即便是有专长的人才也往往难以赢得高薪;三是上升通道和空间有限,很多人干了一辈子也就是个“技术工人”;四是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上对“蓝领人才”持有偏见,社会地位普遍不高,导致了一些年轻人对进工厂的“不感冒”。
“年轻人不愿进工厂”根在措施跟不上,这里的措施包含多方面因素,既有经济上的考量,也有政治待遇、个人发展空间等的考量。要想让年轻人愿意到工厂工作,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营造一种良好的人才氛围,让年轻人觉得有干头、有奔头。从企业方面讲,要对各类人才“高看一眼”,让他们受到应有的尊重,激发年轻人干事创业的热情。从国家层面上讲,可以通过劳动技能大赛等,调动年轻人学技术、钻研业务的积极性。对学有专长的年轻人进行各种奖励,让他们看到未来、看到希望。
其次,要改变目前的学历架构,让更多的年轻人有职业发展空间,职业院校的学生也能评高级职称,进入“高级系列”。邵驰建议,要推动实现普职协调发展的实施路径,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构建“职业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体系,让进入职业技能领域的年轻人同样有职业发展空间。“全国范围内应尽快推进职业本科建设,打通工程硕士、工程博士通道,使技能人才也有学历提升和职业发展的通道。”学生通过职业学习,掌握一定的技能,上升通道畅通无阻,而企业对那些学有专长的年轻人“厚爱有加”,这些年轻人自然愿意到工厂上班。
再次,企业要用适当的待遇吸引人。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不能只考虑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人们常说,要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用适当的待遇吸引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良禽择木而栖。当今的市场是一个双向选择的市场,谁给的薪酬待遇好,谁的企业就更有吸引力。同样付出劳动,年轻人更愿意到待遇好的单位效力,这一点无可厚非。
另外,企业要保持员工的稳定性,不能动辄祭出裁员的杀手锏,让员工陷入一种职业焦虑。娃哈哈集团的用人制度就颇有吸引力,该集团规定,凡是超过45周岁的员工,不轻易辞退,除非触犯党纪国法,让员工有一种归属感。这种做法就很好。一个企业只有闪烁着人性之辉,富有人文情愫,才能走得更远。
破解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这个矛盾,需要多管齐下、多点发力,只要各种完善的措施跟上,这个矛盾就能够得到缓解,让更多的年轻人“慕名而至”,在工厂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