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手写神器”走俏背后是形式主义作祟

2024年03月20日13:25

来源:大河网

近期,电商平台上一款名为“写字机器人”的仿手写产品成为热销品。只需在电脑输入电子文档,“写字机器人”就能在几分钟内“写出”一页“神还原”手写笔迹的纸质文稿,吸引了不少“体制内人士”购买。写字机器人热销的背后,是基层各类工作考评“手写癖”倾向。这种以技术手段应对考核要求的做法及其背后根源,须引起关注。

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为了检查党员干部的“动手能力”,常常会把手写材料多少作为考核指标来体现党员干部的“书写本领”。事实上,很多基层工作者平时忙于应付检查,根本写不了多少读书笔记。在此情形下,这种新型书写工具——“写字机器人”应运而生并开始走俏,市场前景十分看好。殊不知,“写字机器人”所写出的材料虽然形象逼真,但却是“水过地皮湿”,写作者根本没有啥印象,更甭说领会精神实质了,完全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考评而已。

不错,动手书写能力确实是基层干部的一项基本功,通过手写来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其用意是好的,而用“写字机器人”来“代劳”,作者根本没有思考,更甭说深思熟虑,书写材料成了形式主义的道具,起不到任何效果。

考评重手写,正视“写字机器人”走俏背后的真问题。其实,很多基层工作者用“写字机器人”来“代劳”实属无奈之举。时下,各种检查评比一个接着一个,很多党员干部根本静不下心来学习,而上面却把书写作为考评依据,他们只能用这种“走捷径”的方式来应付考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对党员干部而言,应该把心思用在凝心聚力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上,而不是用在一些无谓的考评上。可上级有检查要求,他们也只能出此“下下策”了。

应该承认,通过读书学习能够提升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做到学以致用,但是学习效果并不一定体现在“读书笔记”上。有的上级部门要求必须手写理论学习笔记,并发放了统一的笔记本,要求写满,每年至少检查两次。如此“重要任务”,没有按照上级要求去做咋办?只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用“写字机器人”来“代劳”。这种做法有没有学习效果,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人们常说要砍文山填会海。笔者以为,砍文山不妨从砍各种形式主义的检查考评做起。形式主义的材料堆砌不仅毫无意义,只能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负累,消解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科技改变世界,科技引领未来。如果科技手段成为“材料造假”手段,只能让科技蒙羞。从“写字机器人”走俏中人们更应该反思,是谁造成了这种“怪象”?如果没有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考核,并被其羁绊,谁还会用“写字机器人”来“代劳”?个中原委,值得深思。(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阳松蓉)

编辑:赵地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