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村党组织书记则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实践者、推动者、落实者,作为村内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每天直接面向群众,接触群众,处于各项工作的最前沿,责任重大,要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把上级决策部署送到田间地头、送入千家万户,应葆有三颗“红心”,真抓实干、履职担当,方能扎根基层沃壤,真正根深叶茂。
要有一颗“公心”,争做践行群众路线的示范。“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百年不变的初心使命是党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是党永续奋斗、所向披靡的动力源泉。作为村党组织负责人要坚守“念兹在兹,为民立命”的为民情怀,擦亮“利泽万物,公心昭昭”的为民底色,校准“民之盼忧,念之行之”的为民坐标。要坚决站稳群众立场、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始终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坚持以群众诉求为“行动指南”,以群众满不满意为“检验标尺”。
要有一颗“诚心”,争做发展“领路人”。过去的村干部,“一靠辈份大,二靠嗓门大,三靠脾气大”。现在,群众要看你是否有带领群众致富的真本事,看你是不是真心为群众办实事,要看你的工作实绩。所以,必须要有一颗为民服务的诚心,准确把握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新任务,准确把握党的政策和群众的期盼,理清发展思路,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把经济工作搞上去,真正做到发展一方经济、维护一方稳定、造福一方百姓。
要有一颗“雄心”,谋发展“富民”之策。古人说“食为政先”“农为邦本”,如今“三农”问题倍受重视,作为村党组织负责人要向“因循守旧”说“不”,而应注重因地制宜,开拓进取。近年来,不论是“农旅融合促振兴”“产业链+旅游”,还是“党建+多元”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都是以各村特色为“金字招牌”,要根据所在村自然优势、历史人文、产业基础方面的差异,在“特”字上下功夫、做文章,通过深入调研所在区域的天然优势,探索出“一乡一特”“一村一策”的特色产业经营体系,推动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让村民在“产业兴旺”之路上喜笑颜开。(任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