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快到了,熟悉的“通告”又来了。近日“南通禁止制造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一事登上热搜榜,引发网友热议,其中规定,全市范围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制造、销售冥币纸钱、纸扎实物等封建迷信殡葬用品,违反本通知规定的,轻则予以没收,重则可能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图源:央广网)
制作、销售冥币“入刑”?相关部门岂能“官威”太盛!在汉朝时期我国便出现了纸钱,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给祖先烧纸钱更是成为殡葬仪式一部分,这种原始的先祖祭祀习俗,千百年来已经成为一种祭奠文化。近年来,由于大气污染、火灾隐患等原因,各地纷纷出台文件禁止,然而千年民俗不宜“一禁了之”,更不能用法律手段搞“一刀切”,文明、低碳、安全祭扫虽然是时代要求,但慎终怀远、清明祭祀也是传统习俗,移风易俗需要徐徐用力、久久为功,一纸禁令固然好下,再搬出法律的大棒来“乱敲”,看似“威风”,殊不知这样的“官威”只会吓散民意,“敲”碎民心!
给冥币扣上“封建迷信”的帽子合适吗?封建迷信通常是指那些迷信鬼神、占卜算命、巫术等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和行为,而冥币和鲜花水果一样,都是后人缅怀祭奠先人、寄托哀思的一种方式,其实都是常见的殡葬用品,如果烧纸钱是封建迷信的话,那诸如哭丧、头七、披麻戴孝都应该是封建迷信,毕竟这些都是对着亡者鬼神念叨,有啥实际用途呢?将沿袭千年的烧纸习俗定义为封建迷信一棍子打死,这样不切实际、缺乏人情味的机械式管理,让老百姓很难接受,我们需要在文明祭祖与移风易俗方面找到平衡点,既能够保护环境防止安全隐患的发生,又能够弘扬优秀传统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清明节的核心是慎终追远,形式本来就多样化,非得要求统一反而有违初衷,只要彼此尊重,便能寻到祭扫与环保的最优解。有关部门倡导人们通过鲜花祭扫、植树缅怀等绿色环保的方式祭奠先人是好的,但以“封建迷信”为由简单粗暴地“严打”冥币,甚至处罚制造、销售冥币的商户,这样的管理就有些“过头”了。的确,近年来多地因不当烧纸引发火灾教训深刻,而且烧纸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南通等多地相继出台这类规章制度,推动文明祭祖、移风易俗的进程,其初衷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任何一项具体政策的出台,必定要合理合法经得起“推敲”,特别是涉及风俗民情的举措,更要因地制宜,既要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又要考虑不同文化、不同人群的需求,既要顾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又要重视人民群众的看法和要求,以便让规则的实施能最大限度符合人民群众的期盼,如果为了方便管理而搞简单粗暴的“一刀切”,这实质上是一种不负责的惰政行为。
清明节来临,我们在祭扫时要聆听传承与环保的双重呼唤,在缅怀先人的同时注重安全和环保,将优良的祭祀传统继续发扬光大,把不安全、不文明的陋习逐渐摒弃,勠力让清明节成为一个更加文明、绿色、安全的节日。(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