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丨以“权责清晰”为“基层减负”

2024年04月29日19:27

来源:大河网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来到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了解基层减负情况。他强调:“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减负工作,出台一系列举措为基层干部减负、为治理能力增效。但也要看到,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之弊具有隐蔽性、变异性,有些地区工作任务“新瓶装旧酒”,各种“无厘头”任务层层加码至基层,工作顾“面子”不顾“里子”。就比如最近发生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在公益活动中设立点赞指标加重基层负担;山西大同阳高县在落实“市场主体倍增”计划过程中,一村支书无奈办20张营业执照;内蒙古通辽开鲁县春耕受阻,被要求增加承包费……如此种种,都折射出有些地区对基层减负的涵义断章取义,不做为民服务的事,“拉大旗做虎皮”,究其原因,都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祟,更是对基层自身的权责不清、边界不明。

应该看到,基层工作直面群众,工作千头万绪,群众工作琐碎繁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然而,在基层治理实践中还存在任务繁重、责任重大的双重压力。基层减负,关键在于明确权责清单管理,这就要求各级部门要坚持增能与减负相结合,推动基层的权责对等、财权事权匹配。可以通过编“清单”、厘“边界”、划“红线”促使“权责归位”,从而解决以“属地管理”为由的“任意甩锅”“层层加码”等问题,有效推动依单履职、高效履职、科学履职,真正把减负减到实处、落到刀刃上。同时,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才能让基层干部更有干劲,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落实。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换言之,明确权责的目的,是为了让基层干部能够更明晰地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和目标,从而能够更专注于服务百姓。当然,基层干部不能片面地以为减负就是“躺平”“侧卧”,更不是将“空出的时间”用来“泡茶”“摆架子”“为难老百姓”,而是要把更多时间用于走街串巷、走村入户,多听群众口中的“满意度”,多和群众“话家常”,多些“办实事”,少些“立虚工”。所以说,刹住基层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歪风,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谋实事、干实事上,让基层减负的效果更好地惠及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

另一方面,加强正向激励,坚持减负松绑和严管厚爱结合。由于基层工作任务重、责任大,过度的责任追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层干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滋生了“洗碗越多摔碗越多”的顾虑。因此,在基层减负中要注重保护基层干部的干事创业积极性,激励约束并重的用人机制,摒弃形式主义、空洞无物的“假大空”行为,严格划分“失误、错误”与“违纪、违法”的界线,避免出现“关心关爱一张纸,严管问责一本书”。更重要的是,给敢于思考、勇于探索、迎难而上的干部“减担子”“壮胆子”“兜底子”,促使干部迸发新的活力,作出新的贡献,营造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氛围,切实激发党员干部愿作为、敢作为、善作为。

基层减负,减的是量,不减的是质;减的是形式,不减的是责任。总之,广大党员干部在基层减负中,要不断完善基层工作的权责体系,推动基层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才能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落实到为民造福的具体行动上,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暖心服务。(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江琦)

编辑: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