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
随着社会治理重心不断向基层下移,出现了责任和事权向基层扎堆,而政策、人员、经费等支持却不配套的问题,基层承担了太多超出自身资源和能力范围的任务事项,出现了“小马拉大车”现象,而破解这一难题,是当前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一项紧迫任务。
要“轻车”,给“小马”减负。“上面千把锤、下面一颗钉”,基层干部像个陀螺一样运转,哪个上级部门小鞭子抽得紧,就先干哪项工作。整日里疲于应付,一年忙到头,自己都不清楚忙的是什么。不少基层干部甚至都说不清兼了多少职、加了多少工作群,“打卡”“考核”一大堆,很多工作都摆在那里,压根“扛不动”“干不了”。基层治理要注重增责与减负相协调,要明确权责,科学合理地为基层减负,向基层赋能。要加强机制保障,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加强部门协同、有效整合力量、提升工作效能。让基层干部从写汇报、做台账等繁忙的事务主义中走出来,腾出手脚真正投入一线去解决实际问题、干服务群众的具体事。
要“壮马”,给“小马”喂料。想让“小马”轻快地跑,要让“小马”吃得饱,这里喂的“料”就是要让“物料”“财料”“源料”向基层倾斜,把该配的权责配到位,让广大干部感受到基层大有作为、大有可为。要壮大培养基层治理人才队伍,把优秀的干部派下去,充实力量,加大编制资源向乡镇倾斜力度,把优秀的人才招进来,壮大队伍。加强对基层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培训,要将数字赋能引入基层,提升队伍融入群众、服务群众的质效。加大人文关怀,基层干部不容易,不要让其缺乏归属感,流汗又流泪。要解决好其后顾之忧,真心实意关心关爱,让其心情舒畅、心里有光、安心干事,才能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要“聚力”,给“小马”畅路。明晰和畅通干部从基层选拔路径,破除基层干部成长的“天花板”问题,多为其干事成长搭台助力。在职务职级晋升、干部评先评优中给予政策倾斜,真正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切实把干部的活力充分激发出来。让那些“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干部有舞台,提升担当作为的精气神。要健全评价机制,推树先进典型,精准发现基层治理的好经验、好做法,梳理总结,做好推广宣传,以点带面,推动基层治理遍地开花、卓有成效。(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