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多地公安机关发出紧急提醒:“纸飞机”“蝙蝠”“事密达”等非主流社交软件出现在一些未成年人的智能手机中,电诈分子多用此类软件大肆诱导未成年人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的帮凶,危害极大。这些非主流社交软件为何会充斥电信网络诈骗信息?
非主流社交软件暴露出来的问题,显示着对于此类软件的监管似乎更像是“被遗忘的角落”:“手机口(手机对手机,新型诈骗手段)全地区上课850元/小时,下课秒结,小白可上手。”“××(平台)无人直播,每小时10元至50元,不用露脸不用说话,一小时一结,挂着就行。”“下单10元,当爆点破1.5倍的时候立即点击逃跑,一把可以赚5元至8元,按照这个方法可以日赚800元。”大量涉嫌电信网络诈骗的信息出现在非主流社交软件中。
公开信息显示,已有不少未成年人被非主流社交软件的有害信息所害。贵州17岁的李某下载了“纸飞机”软件帮助诈骗分子实施诈骗;大连13岁女孩小雪用非主流社交软件和人聊天时,一晚上被骗16笔消费,合计6万余元。不是骗子更聪明了,也不是被骗的人更愚蠢了,而是上当受骗是个概率问题,当骗子的网越撒越大的时候,总会有一些人成为骗子“餐桌上的美味”。而在这个过程中,显然暴露出的是“监管之软”。
综合分析,非主流软件之所以成为骗子行骗的“乐土”,就在于我们对于非主流软件的漠视,总是感觉这些软件使用的人不算多,总是认为这些小软件掀不起多大的风浪。而实际上,一个非主流软件使用规模不大,而当万万千千个非主流软件“四处流淌”的时候,失去了有效的监督,危害就会因为叠加而成为“流通的恶流”。
目前,“纸飞机”“蝙蝠”“事密达”等等非主流社交软件要么通过手机应用市场,要么通过别人分享的链接,都可以轻易下载和使用,而且多数是一对一的通信方式。此外,还涉及不少境外的软件。要为未成年人“守好门”,一个方面是,对于国内人员研发的非主流软件严格审查,未经过审查的决不能上市,那些借助链接安装的,需要更严厉的打击;一个方面是,对于境外的软件,不可“来者不拒”,要压实“手机应用商店”的责任,谁上架的,出了事情就需要谁承担责任。例如,禁止未成年人下载这类“不适合孩子的软件”。再一个方面是,对于非主流软件,还需要“主流监管部门”,文化部门、市场部门、公安部门、网信部门,借助大数据信息,实施技术监督,清理各类虚假信息,清理各类诈骗账号,要将骗子一网打尽。而对于学校和家长而言,则需要多关注孩子的变化,莫让他们成为非主流软件嘴里的肥肉。不能让这些“非主流”祸害我们的孩子!
非主流社交软件,不该是监管“遗忘的角落”,需要监管硬起来!(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郭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