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造世界,科技引领未来。北斗导航系统辅助智能农机自动驾驶,网约农机平台对接种植户和农机手需求,节水灌溉应对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正值“三夏”大忙时节,记者在山东、河北、河南等粮食主产区看到,今年“三夏”生产有了新变化,广袤的田野里处处可见“科技因子”。
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兴则农业兴。仓廪实,天下安,民以食为天。河南、山东都是农业大省,农业在两省经济体量中占比很重。近年来,河南、山东依托科技进步,不断丰富智慧农业的内涵,让农业生产处处呈现一种科技进步之光,成为粮食生产的“压舱石”,为农业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数字赋能,鲁豫“现代农机”显威力。“三夏”包括夏收、夏种、夏管。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夏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五分之一以上。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6月18日,全国夏粮小麦收获进度已达96%;其中,小麦机收占比超过98%。夏收顺利,离不开智能收割机帮忙。在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农机手谢国兵在机收前打开手机里的“河南农机云”软件,点击“开始作业”;2个多小时后,点击“结束作业”,弹出收割面积“23.6亩”。在山东省嘉祥县,“00后”“新农人”山万民和他的农机刚结束今夏的忙碌。今年“三夏”期间,他只要操控手机设定好路线,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收割机就能自行穿梭在麦田中,并在满载时自动返回卸粮。得益于智慧农业的加持,鲁豫两省现代化农业科技水平逐年提高,运用卫星遥感、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农业部门可以精准预测小麦最佳收获期,为大规模机收提供信息服务。此外,经过计算机数据计算,建立小麦亩产大数据模型,小麦产量预估准确度可达93%。得益于数字经济的支撑,鲁豫智慧农业成色足。呈现了现代化农业作业新景观。放眼乡村沃野,越来越多智能农机轮番上场。今年以来,农业大省山东已为5801台大型农业机械加装了辅助驾驶系统,实现了自动驾驶;全国各地预计投入各类农机具超1650万台(套),压茬推进夏收、夏种和夏管机械化作业。
加密监测预警、科学调度水源,节水灌溉,合理利用水源,抗旱保墒。今年以来,我国北方一些省份持续高温,发生了严重的旱灾,河南、山东旱情尤为严重,如何抗旱保墒已经成为一道社会必答题。近期,我国北方多省启动干旱防御Ⅲ级或Ⅳ级应急响应。烈日当头,降雨不足,“三夏”生产受到一定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鲁豫两省多地、多部门正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抗旱保夏播保供水。河南、山东、河北等地通过加密监测预警、科学调度水源等举措,努力扩大灌溉面积。鲁豫两省采取措施,大力推广现代灌溉技术,及时启用指针式灌溉、伸缩式喷灌、浅埋式滴灌等各种灌溉设备。节水灌溉技术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省工省时省水,进度快、效率高,还能确保玉米出苗整齐,每亩可节省人工成本80元,节水40立方米左右。鲁豫两省先进的喷灌设备,持续保持土壤含水量,改变了以往播种前先浇水造墒的流程,提高了种子成活率,节约了水资源,在当前抗旱保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技赋能,鲁豫“三夏”生产亮点纷呈。农业强则国家强。中国式现代化首先是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希望鲁豫两省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向“新”而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田间地头,不断提升现代科技水平,为丰盈大国粮仓做出鲁豫新贡献。(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李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