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从“高分班”现象看教育公平与质量的辩证关系

2024年06月27日21:30

来源:大河网

在这个高考放榜的季节,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中学高三(1)班49名同学中,48人高考成绩超过600分,平均分高达640分。这一成绩固然令人振奋,但也引发了关于“掐尖”教育的讨论。这一现象折射出我国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教育公平与质量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两大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如何在追求高质量教育的同时确保教育机会公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当前,“掐尖”现象在一些地方和学校仍然存在。许多地方的重点高中都存在将成绩优秀的学生集中在一起的做法,虽然这可以在短期内提高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但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加剧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优质教育资源过度集中于少数学生,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被边缘化。强化了应试教育倾向,更注重分数。加重了学生心理负担,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更为严重的是,它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与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背道而驰。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追求教育公平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均等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促进教育公平,着力提高教育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在保障机会公平的基础上,通过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要扭转这种扭曲教育公平理念。“掐尖”违背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加剧教育不公平现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唯分数论的评价导向,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鼓励学校因材施教,为不同禀赋的学生提供适合的发展路径。同时,社会层面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鼓励媒体报道要更多关注教育均衡发展,更多地关注普通学生的进步,展现教育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不把学生简单等同于分数。

同时,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非追求高分。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继续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投入,通过“县管校聘”等制度创新,促进优秀教师资源合理流动,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同时,完善教育管理机制,加强对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管,严禁违反教育公平原则的“掐尖”做法。鼓励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分班方式,如混合编班、动态调整等。

教育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我们既要为学校和学生取得的优异成绩喝彩,也要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只有坚持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并重,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让我们携手努力,为每一个孩子创造公平优质的教育环境,让他们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刘金波)

编辑:韩淼宇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