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多地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制度,持续深化“联系群众全覆盖、服务群众全覆盖”工作法,拓宽渠道为群众办实事,进一步凝聚了发展合力。
农村基层,是认识地方发展的一扇“窗口”。发展潜能蕴藏在基层、创业合力汇聚在基层、改革成色反映在基层。坚持“四下基层”,可以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推动惠民政策在基层开花结果。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把服务重点放在农村,是政策惠民、激发潜能的现实需要,也是夯基固本、助力发展的规律使然。
服务助农,精耕细作。把党员干部组织起来深入一线、下沉基层,送政策、送技术、送资金、送信息,能够帮助群众解决生活难题、拓宽增收渠道、化解风险隐患。收集“微心愿”,服务送到家。精准服务、真心帮扶,不仅有助于办成更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好事实事,也能有效推动基层干部转作风、提效能、优服务。
夯基固本,促进共建。对于改革发展事业来说,下沉式服务能给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集聚更加强劲的动能。干部上门入户制定增收措施、扶持发展增收项目,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群众得到实惠、增强信心,会对干部更加信任、对政策更加拥护,干群之间联系更近、合力更足,终将呈现出一种干群携手共赴幸福生活的理想场景。
服务提质,转化“变量”。如何将服务下沉带来的“增量”转化为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变量”,是检验服务质量和效率的一道“必答题”。通过收集问题、解难纾困,助力群众生产生活,或通过查找隐患、化解矛盾,净化干事创业生态。如此久久为功,做好服务助农、服务兴业、服务夯基大文章,在促进富民兴村和基层治理的同时,也持续拉动着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深入水中方能抓住活鱼,下沉服务方可凝聚合力。依托“四下基层”持续推动服务下沉、资源下沉、力量下沉,不断焕发活力、激发潜能,让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更多可能,在干部与群众的“双向奔赴”中,百姓福祉也将变得更加“触手可及”。(付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