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丨防汛当前,不容谣言泛滥成灾

2024年07月19日20:46

来源:大河网

外地货车司机在邓州被淹死、卧龙区陆营镇受灾严重,直升机救援、南阳暴雨泄洪,三层楼房被冲塌……7月14日以来,我省南阳地区遭遇连续强降雨天气,在这防汛救灾的关键时刻,有人为博眼球散布谣言,给防汛工作造成困扰,受到了有关部门的查处。

来源: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谣言的制造者无非想借助灾情吸睛、涨粉,殊不知这种“带血的流量”正消耗着宝贵的救援时间与有限的舆论资源,具有强烈的情绪煽动性的谣言,不仅于无形中消解民众信心、降低民众对真实信息的敏感度;更是消耗媒体、警力等大量公共资源,徒增辟谣成本,分散防汛救灾精力。筑牢“防谣大堤”,要在“治”“知”“智”上下功夫。

筑牢“防谣大堤”,要在“治”上下功夫。网络绝非法外之地,法治是最有力的“谣言粉碎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恶意传播谣言的行为有明确的处罚规定。在抗洪救灾的关键时刻,相关部门应依法惩处谣言传播者,对造谣者要根据造谣后果严格适用法律,以法律之剑斩断谣言滋生环境,彰显法律威严与网络责任,对于恶意造谣传谣行为,及时有力制止、坚决依法打击,让“胡说八道”者付出代价,让谋蝇头小利而故意编造谣言者无利可图,方能让谣言无藏身之地、害人之机。

筑牢“防谣大堤”,要在“知”上下功夫。信息公开,才能跑赢谣言。“谣翻大家”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相关信息公开不够,导致公众对事件真实情况不了解,很容易陷入谣言的彀中。跑赢谣言,在抗洪救灾同时就必须提高信息公开度。面对汛情、险情、灾情,有关部门应及时、准确发布官方信息、处置进展,确保公众及时获取最新、最准确的信息,将真相摆在大众面前,有效消除质疑,回应关切,既能够纾解公众焦虑情绪,也可以让公众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同时,要提升群众的科学素养,帮助群众增强抵抗谣言的“免疫力”。比如,推出一系列防汛科普动画,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让广大群众了解掌握防灾减灾避灾知识。疏堵结合,方能阻止谣言走在真相的前面。

筑牢“防谣大堤”,要在“智”上下功夫。谣言止于智者。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个人要在严格自律不造谣的同时,还要学会独立思考,不盲从不轻信。对于防汛救灾的“小道消息”要做到理智分析、客观判断,保持审慎态度,不要被谣言中的情绪所影响,更不要盲目转发或跟评,坚决不做谣言的“二传手”。一旦发现网络上有关于汛期的谣言,应积极向相关部门或网络平台举报,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只要全民行动起来,闻“汛”而来的谣言就无出头之日。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在防汛抗洪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必须筑牢防谣大堤,避免网络负能量为抗洪防涝添堵,为防汛救灾创造良好氛围,为科学安全度汛提供保障。(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乐兵)

编辑:赵地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