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的情况屡见不鲜,特别是在乡镇和村社两级,存在权力有限、责任重大,人员稀少、事务繁多等状况,从而导致基层工作负担过重,此现象被称为基层工作中的“小马拉大车”。破解这一难题,是当下提升基层工作效能的一项紧迫任务,只有巧用“加减乘除”之法,做到“加法增能、减法减压、乘法立标、除法排忧”,才能真正让“大车”负重减轻,“小马”步伐加快。
在强化“马力”上精做“加法”。基层干部的业务水准、干事风貌,直接决定党的政策能否真正落地生根,深刻影响着广大群众的评价和口碑。基层一线人才匮乏、力量薄弱,“马力”自然难以为继。故而,需在“引聚培育”人才方面出新招、务实效,做好“加法”运算。将编制职数向基层倾斜,派遣精兵强将前往基层,促使力量下沉,夯实基层治理队伍建设。把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视作基础工程,紧密围绕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民生等重大任务,强化基层干部的知识培训与专业技能训练,同步推动理论知识与业务能力的提升,使基层干部能力更强、肩膀更有力、底气更充沛。
在驾驭“车辆”上勤做“减法”。基层工作具有点多、线长、面广、事杂的显著特点。重压之下,一些基层干部为了应对上级检查、规避批评,绞尽脑汁搞出“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纸上政绩”。如此一来,原本旨在让考核内容具体化的“痕迹管理”逐渐变味,演变成重“痕”轻“绩”、留“迹”忘“心”的局面,最终形成“不问民生问材料”的形式主义歪风。然而,减负绝不意味着减责,应当牢固树立“上下一心、协同共进”的理念,减少不必要的考核督查次数,广泛倾听基层声音,不乱下文件、不乱启项目,降低“以此件为准”等文件的出现频率,促使基层职能回归正轨,从而让基层干部有更充沛的时间和精力为民众办实事、解忧愁。
在统筹“全局”上秒做“乘法”。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统筹至关重要。要通盘考虑各方因素,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当上级文件任务下达基层,部门间常因缺少沟通协作,不仅解决问题效率低下,还相互推脱工作,致使政策在“最后一公里”的落实严重打折。面对这种状况,必须凝聚各方力量,以“快、准、实”三步协同的方式做乘法,共克难题。具体而言,遇到问题要快速部署并加速推进;各部门要精准对接工作中的难点堵点;办事要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同时推动权力下放,以形成资源共享、大事共商、实事共办、难题共解的崭新格局。
在转变“作风”上真做“除法”。尽管基层工作压力繁重,然而部分基层依旧存在忙闲不均、人员闲置的状况。追本溯源,个别干部思想信念有所偏差,呈现出慵懒散软、推拖绕挡、贪图安逸等不良风气。风清方可扬帆万里,气正才能凝聚众力。真抓实干的作风建设绝非短期之需,而是长远之策。要重点纠治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持续整治损害党的形象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深度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基层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进而切实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武鸿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