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朗行动⑥】河声丨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营造良好网络生态

2024年08月04日10:25

来源:大河网

 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各种网络谣言四起,成为社会毒瘤和杀器。一些心术不正之人四处散布谣言,搞得人心惶惶,人人自危,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影响了国家的安定团结。打击各种网络谣言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谣言之所以一度盛行,有着深层次的内外原因。从外部环境方面看,一些境外敌对势力妄图借助谣言蛊惑人心,制造社会动乱,从而达到诋毁我国社会制度,甚至颠覆我国政权的目的。从内部方面看,社会语境下个别人对社会存在着偏见,往往利用网络谣言借此发泄不满,达到扰乱民心、泄私愤图报复的作用。另外,还有一些无良自媒体借着谣言赚取流量,趁机牟利。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制造网络谣言在我国都是违法的,必须依法进行规制。

 不造谣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和法治遵循。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公民的任何行为都必须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进行,任何人都不能利用网络无事生非,制造谣言事端,威胁国家安全,蛊惑人心。据悉,2024年公安机关将紧盯网络谣言线索,对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进行“造热点”“蹭热点”“带节奏”的网红大V,以及借机进行造谣引流牟利的“网络水军”团伙,依法严厉打击,并依法依规采取针对性警示、禁言、封号等管理措施;分析查找网站平台管理漏洞,督促企业建立完善管理规范和社区公约,推动建立违法账号“黑名单”制度,挤压造谣传谣活动生存空间;加强宣传引导,针对重点网红大V群体,开展普法宣传和教育提醒,主动宣讲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引导网络大V遵纪守法、抵制谣言。造谣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尤其对当事主体造成名誉侵害、人格侵害的。尊重他人权益,尊重客观事实才是一个责任公民的体现,否则,四处制造谣言,最后只能是“吃不了兜着走”,受到法律严惩。我们是一个法治国家,决不能造谣惑众。作为一个国家公民应该懂得,造谣是一种违反国家法律的行为,空穴来风,捏造事实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这一点毫无疑问。

明辨是非,理性分析,做到不传谣,切忌人云亦云。当一个有责任心的公民。对于一个公民而言,要养成不传谣的好习惯。有些谣言根本经不起推敲,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能识破,盲目盲从是大忌,万万不可人云亦云。要保持一定的思想定力,不做谣言的传播者,要让各种谣言“到此为止”,切不可以讹传讹,成为各种网络谣言的散布者。大家都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各种网络谣言也就失去了市场,没有了生存的土壤。谣言之所以具有一定的社会杀伤力,就在于一些人轻信谣言,当起了谣言的传播者。有些无良自媒体通过移花接木,生拼硬凑,制造所谓的社会热点,个别人缺乏基本的事实判断,当起了各种谣言的传令兵,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只有对各种谣言进行法律震慑,采取“零容忍”态度让其无处遁形,才能彰显法律的威严与神圣。

学会科学思维,不信谣,不当轻信和盲从者。有些谣言缺乏科学的基本逻辑,根本经不起推敲。可社会语境下,有些人总爱偏听偏信,他们不信科学信谣言,让人十分无语。科学素养是谣言的大敌,谣言止于智者。谣言在轻信者那里可以有市场,而在具有科学素养、心智健全者那里,各种谣言都是“一地鸡毛”。大家只有积极行动起来,配合公安部门“依法治网”,着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晴朗网络空间,才能确保社会安定团结,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怕就怕偏听偏信,笃信不疑,让谣言成为社会瘟疫,四处蔓延。

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坚决铲除谣言生存土壤。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谣言止于智者。规制网络谣言,一方面公安网监部门要切实履行好管控责任,守土有责,对网络实施有效监管;另一方面,网络平台和自媒体要关好自家门,看好自家人,谨言慎行,心存敬畏,行有所止,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要惹事生非,制造各种不实信息,误导公众,给社会添乱。只要大家尊崇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的“三不原则”,让谣言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各种谣言也就会失去生存土壤。(大河网特约评论员  李红军)

编辑:赵地  审核 :赵汉青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