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丨浇灌“金融活水”,赋能乡村振兴

2024年08月12日10:12

来源:大河网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实施五大专项行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源头活水”,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特别是农村金融,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更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金融强国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乡村振兴,是一个涉及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多个方面的全面振兴过程,金融的作用举足轻重。

浇灌“金融活水”,赋能乡村振兴。“千万工程”启动实施21年来,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千万农民群众,已成为建设美丽乡村、展示美丽中国的“金名片”。据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数据,截至2023年上半年,辖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1286亿元,超过三分之一农户基于“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建档信息获得授信。“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润泽“千万工程”,推动越来越多乡村驶入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快车道”,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用好“千万工程”经验,“金融活水”正待助推乡村振兴结出累累硕果。

引“金融活水”,浇灌乡村振兴之花。近年来,我国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信贷政策指导,建立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数据显示,近三年我国涉农贷款投放不断增长。已从2021年末涉农贷款余额43.21万亿元,到2022年末的49.25万亿元,再到2023年末的56.60万亿元,每年增长都在10%以上。截至今年5月末,涉农贷款余额达60万亿元,同比增长12.1%,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1个百分点,呈现“总量扩、占比升、利率降”的特点。迈上乡村全面振兴新征程,仍需“金融活水”与时俱进、精准浇灌。

攻克农业核心技术,培育农村新兴产业,改造农村传统产业技术……乡村振兴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环节都迫切需要资金保障,需要金融发力。《通知》提出实施金融保障粮食安全、巩固拓展金融帮扶成效、金融服务乡村产业发展、金融支持乡村建设和金融赋能乡村治理五大专项行动,强调发挥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以及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激励作用,持续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的资金投入。各地以《通知》精神为抓手,在落地落实上见真章,下足做深做细功夫,因地制宜走好金融赋能乡村振兴之路。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广袤乡村是希望的田野,也是金融服务的热土。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深化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让“金融活水”澎湃涌动、精准浇灌,注入新动能,激发新活力,赋能新征程上乡村全面振兴。(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丁铁)

编辑:赵地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