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上了“网”,为民服务搭上“线”

2024年08月21日09:37

来源:大河网

  今年,我国迎来全功能接入互联网30周年。回首中国互联网走过的30年,既是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的30年,也是网络法治建设不断完善的30年。今年6月,中央网信办网络法治局发布《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白皮书。

  应运而生、为民而兴的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在哪里,党的事业在哪里,党员干部在哪里。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已经逐步成熟,广泛运用于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智慧医疗、智慧农业、智享生活,数字化技术越来越普遍运用,方便、快捷、海量等等优势体现出来。人民群众的想法上网了,意见和建议上网了,生活消费上网了,自然作为服务的党员干部,也应该上线。

  人民在哪里,干部去哪里。党员干部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既然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干什么、怎么干,都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想法和需求。在办公室冥思苦想,在会议室侃侃而谈,不如将“移动办公桌”搬到田间地头,与人民群众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信息时代,开通网络民意“直通车”,依托网络问政、领导留言板、热线电话等平台和载体,请人民群众来说事、点单,为民的精准度更高,针对性更强,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明显。

  人民的关心,干部会上心。为民是目标,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利益,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等民生关注热词,只要是人民群众的心上事,就应该是党员干部的上心事。因此,依托互联网平台,做好法律、政策等宣传,让公开、透明的机制,给人民群众更大的安全感,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引导,让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上来,清楚行为规范,了解政策法规,更好地服务事业建设和社会发展。

  人民的期待,干部的目标。人民群众上了网,依托便捷的网络平台,以及海量的信息储备,为民服务的战场可以同步在网上打开。普法宣传上线,让法律知识点点滴滴渗透进脑海里,为法治政府建设打开新的格局。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上网,“一网通办”“高效办成一件事”让群众办事“不出门”,让网上挂号、会诊,给患者不一样的就医体验,将知识从图书馆搬到互联网,让知识获取的时效性和实效性更强。

  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奋斗的目标。依托互联网,让为民有了新通道、快车道,架起民意沟通“连心桥”,铺设为民服务“主干道”,让宣传、沟通、服务的网络主旋律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田甜)

编辑:韩淼宇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