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接触这本书,是源于一个教师朋友的推荐,他告诉我这是一本心理学入门书籍。出于对心理学的浓厚兴趣,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看似童趣实则温暖而又治愈的书籍。
本书讲述了一个原本温文儒雅、风度翩翩的蛤蟆先生在经历了生活中的一些变故后变得越来越抑郁,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找到心理咨询师苍鹭,并在苍鹭的引领下勇敢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最终实现自我蜕变的故事。贯穿全书的是苍鹭和蛤蟆一问一答的10次心理咨询,能够将读者瞬间带到思考者的视角,跟随蛤蟆先生一起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开启一场疗愈之旅。
“没有一种觉醒是不带着痛苦的。”改变的唯一前提是认识你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能帮你的人,只有你自己。本书开篇就点明了开展心理咨询这一重要前提。蛤蟆先生第一次去看心理医生,是不大情愿的,但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看心理医生这件事,只有双方都是自发的才有效果,不能为了取悦朋友才想着来咨询,必须完成的事情只有心甘情愿去做才能完成。武志红在《圆桌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会去看心理医生的人,说不定他的心理发展水平还不错,真正有问题的,可能他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问题。”这也让我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真正愿意去改变,而我们又都害怕改变,害怕珍而重之踏出这一步后并非我们想要的结果。但是我们更需明白,并非所有尝试在一开始就能成功,但能成功的人,他一定也踏出了不知结果的第一步,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有敢于改变的勇气,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成年人的痛苦,都是因为不在成人状态。“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我们‘选择’的愤怒,我们‘选择’了悲伤。”苍鹭在给蛤蟆做心理疏导时提到的这句话,瞬间惊艳了我,由此也引入了本书核心内容——“三种状态”:每个人都有儿童、父母以及成年人的状态,三位一体,成年人之所以痛苦,恰恰是因为不在成人状态。每当蛤蟆感到被指责或遭遇困难时,就会下意识处于“儿童自我状态”,情绪反应十分过度。而儿童自我状态只有在爱自己的父母身边时才能拥有快乐。当我们走向社会独立生活时,他人不可能像父母那样宠爱你,以你为中心,帮你解决问题。阿德勒说:“发生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看。”这一核心观点的提出,让我们认识到即便我们成年后也是有可能进入“儿童自我状态”的,首先请不要过分地苛责自己,因为“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其次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允许一切发生,因为只有内心坚定笃实,我们才有力量来改变处境,才有力量改变自己。
选择什么样的坐标,决定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书中将人生的坐标分为四个象限,分别是“我好,你也好”“我不好,你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也不好”。蛤蟆先生在咨询之初处于“我不好,你好”的状态,对自己十分不自信。如果发生了问题,都会认为是自己的问题,认为自己十分差劲,认为别人都比自己好。后来,蛤蟆先生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认识了自己,开始慢慢变得自信、友善,终于来到了“你好,我也好”的坐标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当这一段展现在我面前时,我像蛤蟆先生一样充满了力量感和信念感。我们常常陷在“你好,我不好”的象限中羡慕他人,也常常处在“我好,你不好”的象限指责他人或孩子,或者在“我不好,你也不好”的泥潭中躺平摆烂,何不勇敢地选择移动到“我好,你也好”的象限中,去好好体验人生呢?也许我们永远也无法成为完美的人,但至少可以拥抱完整的自己,爱自己的一切,用乐观的方式应对生活,接纳自己内心的阴影,并准备去迎接它丰厚的馈赠。(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