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地通报,某县要求驻村干部每天早晨9点前通过相关App强制定位打卡、上传日志、填写台账,每日通过微信工作群通报情况,加重了驻村干部负担。有的基层干部反映:“App刷个遍,工作群天天看,问题却没解决几件”,“流于形式、困在指尖”。
政务App本是依托数字技术赋能政务服务,提高基层工作效率的好方法。然而,却在执行中变味走形,变成了打卡签到、拍照转发的形式主义“新秀场”,浪费了基层干部大量的时间精力,带偏了实干节奏,给基层增负添堵,其危害不容小觑。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病在指尖,根在脑袋,实则是形式主义顽疾在数字化背景下的“新变种”。其背后既有少数党员干部扭曲的政绩观在作祟,又有以“转发”代替“部署”,以“收到”代替“落实”,以“作秀”代替“做事”的作风病在折腾,让为提高工作效率而开发的政务App,变成了基层干部身心俱疲的“压力包”。
无独有偶,很多单位与部门大干快上,不惜花费巨资开发政务App,城管App、住建App……不胜枚举,更有甚至要求政务App每日留痕管理、任务式打卡考核,要求传照片发资料查轨迹,让基层干部每天忙着“键对键”,围着“指尖考核”转,难以抽不出身与群众“面对面”,让基层工作流于形式、困于指尖,扼杀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根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首先要让各类政务App“瘦身提质”,规范政务App管理,对无效无用的政务App及时“关停”,对有价值的政务App适时“并转”,减轻“指尖上的负担”。同时,让数字化应用给基层干部带来工作上的便利,切实给基层干部“松绑”。
要让变味的政务App回归正轨,关键是杜绝过度“留痕考核”,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深入一线考核检查,深入基层了解实际,以群众满意度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树立起“重实干重实绩”的考核导向,从根本上破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引导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发挥好数字政务的正向作用,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实惠。(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王鸣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