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灌设备“大架子”光秃秃地立在田间,电机、变压器等配套设施难觅踪影;保护抗旱水源井的铁皮房破败不堪,电线杆有杆无线……近期,半月谈记者在黑龙江林甸县采访发现,当地投入上亿元建设的部分农田公共基础设施丢的丢、坏的坏,“老百姓用不上,国家花了冤枉钱”。
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先行。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大量资金涌入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从灌溉系统到农机设备,从道路硬化到仓储物流,一系列举措旨在补齐短板,为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当这些设施因种种原因“建而不用”“建而难用”,不仅是对国家财政资源的极大浪费,更是对农民期盼的辜负,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阻碍。
究其根源,供需不匹配与建管不协同是两大症结所在。一方面,部分地区在规划时缺乏深入调研,盲目追求高大上,忽视了地域实际与农民需求,导致“高大上”的设施难以接地气,无法真正服务于农业生产。另一方面,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设施建成后缺乏必要的维护与管理,加之农民使用意愿不高,最终只能任其荒废。此外,政绩观的错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一些领导干部急于求成,热衷于打造“面子工程”,却忽视了基础设施的长远效益与民生福祉。
要让“沉睡”的农田基础设施焕发新生,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活水”,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施策。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每一项基础设施都能精准对接农业生产需求,真正惠及广大农民。其次,要强化建管并重,建立健全农田基础设施长效管理机制,明确管护责任,落实管护资金,确保设施建得成、用得好、管得久。同时,要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良性格局。
在此过程中,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精准识别农业设施建设的短板与需求,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借助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农田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管理,提高使用效率与维护水平,让每一分投入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乡村振兴是一场深刻的变革,需要我们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扎实的作风去推进。让我们携手努力,唤醒那些“沉睡”的农田基础设施,让它们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引擎,为乡村振兴之路铺设更加坚实的基石。让希望的田野上,每一寸土地都焕发出勃勃生机,让每一个农民都能享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幸福生活。 (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江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