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也是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为基层减负是个老问题,也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减负,关乎着干部作风、民生福祉,也关乎着抓落实的成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新时代,新要求,新期望。我们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持续推进减负工作,把基层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解决干部的后顾之忧,清除干部的不堪承受之扰,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用在抓落实、促发展和办实事上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治理体系的“底盘”,距离人民群众最近,承担了大量的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功能,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根据党中央部署,各地各部门整治文山会海、规范考核督查、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取得显著成效。
但需要看到,一些地方政务应用过多过滥、过度拍照打卡留痕,有的假“数字化”“现代化”之名、行加重基层负担之实,繁重的负担让基层干部在应对工作时显得捉襟见肘,影响了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基层减负势在必行,它不仅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更是回应群众期待、增强群众获得感的必然要求。
要实现基层减负的目标,我们需要往建立长效机制上发力。必须从精简会议、文件等行政负担入手,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同时,优化考核体系、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也是关键所在。再次要进一步树牢正确政绩观,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创实绩的事。我们要以创新的思维推动基层工作的革新与发展,心为基层想、劲朝基层使、人往基层走,让基层干部能够更高效地履行职责、服务群众,减负成效最终要让基层干部群众来评价。
基层减负工作不仅关乎当前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更对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深远影响。通过减轻基层负担,让应尽之责和应减之负明晰起来、松绑减负与关爱结合起来。这样能够激发基层干部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同时,这也有助于提升群众对基层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与持续发展。(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宋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