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对情感满足和精神享受的需求日益旺盛。当购物遇到心灵,一场满足情绪价值的消费热潮悄然兴起。中消协近期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提出,2024年,除了追求性价比之外,情绪释放将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有望打造今后一个时期新的消费热点。
情绪消费,顾名思义,是指消费者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之外,更加注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满足感。这种消费模式的核心在于“情绪价值”,即通过购买行为实现情绪释放、精神享受和心理补偿。随着《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的发布,情绪释放被预测为影响年轻一代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预示着情绪消费有望成为未来一个时期的消费热点。
在网购平台上,情绪消费的表现尤为明显。从标价几元的胡萝卜兔解压玩具到充满情感抚慰的文字型手机壳、T恤衫,再到如“爱因斯坦的脑子”这样的虚拟商品,情绪消费的商品形式多样,且不乏创意。这些商品往往实用性不强,甚至无实体产品,但它们却能有效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尤其是虚拟商品如“情感树洞”“叫醒哄睡”“失恋安慰”等服务的兴起,更是将情绪消费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些服务不仅为年轻人提供了情绪发泄的出口,还催生了一系列新的消费场景和业态。
情绪消费的兴起并非偶然,而是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随着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凸显。对幸福、满足等积极情绪的向往和追求,促使消费者在购物时更加注重情感体验和精神享受。另一方面,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加也促使年轻人寻求更多的情绪发泄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情绪消费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应运而生,并逐渐受到年轻一代的青睐。
情绪消费市场的潜力巨大,不仅在于其能够满足年轻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更在于它能够不断创造出新的消费场景和消费模式。从线上到线下,从实物商品到虚拟服务,情绪消费正在不断拓展其边界和领域。企业也在积极挖掘情绪价值,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来迎合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从而激发消费潜能,拓展市场空间。
情绪消费的兴起虽然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情绪消费品的特殊性和虚拟性,市场监管面临诸多难题。如何界定情绪消费品的合法边界?如何规范行业标准和服务质量?如何保障消费者的隐私和信息安全?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情绪消费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规范市场秩序和消费行为。
在享受情绪消费带来的愉悦和满足的同时,我们也应倡导理性消费的理念。作为消费者,我们应增强辨别能力,理性对待虚拟商品和情绪消费品。在追求情感满足的同时,也要注重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此外,我们还应积极参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以更加健康、积极的方式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
情绪消费作为新时代的消费热点,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改变着我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它不仅是一场心灵按摩、一剂情绪解药,更是消费市场新变革的缩影。面对这一新兴的消费现象,我们应以开放的心态去拥抱它、理解它、引导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情绪消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张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