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声丨被打却不追责?年龄不该成为反霸凌的难题

2024年10月17日16:43

来源:大河网

近日,某地一年级女孩遭到同学霸凌,牙齿被打变形流血的事件,引起网友广泛关注。10月16日凌晨,女孩父亲无奈发声:法律对于这个年龄没有条文,对方也已经道过歉,孩子还要上学,日子还要继续,我们不打算追责。

很明显,这是一起恶劣的校园霸凌事件,但事件的处理仅以口头道歉结束,难免有些不尽如人意。即使是未成年人,也应该承担责任和义务,遵守法律法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年龄从始至终都不该成为反霸凌的难题,成为施暴者的“保护伞”。

事实上,校园霸凌事件早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相关数据,有53.5%的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且施暴者常常是未成年人。因为施暴者未成年人的身份,学校和家长会以“心智不成熟”为理由而对他们的行为采取宽容态度。但这样的宽容并不能让施暴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助长了霸凌行为的持续发生。

校园霸凌作为学校教育的“毒瘤”,其危害不容小觑。它不仅侵蚀着受害者的心理健康,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同时,霸凌行为对受害者的学业成绩也有负面影响,甚至辍学。对于施暴者而言,霸凌行为可能会使其养成暴力和攻击性的性格,增加未来犯罪的风险。此外,校园霸凌破坏了校园的学习环境,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给其他学生造成不安全感。因此,反校园霸凌刻不容缓,必须行动起来。 

反校园霸凌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案例已经明确了校园霸凌行为的严重性和法律的严肃性,即使是未成年人,也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情节严重者,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教育部也发布了《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要求学校建立防控机制,对欺凌行为进行认定和处理,需要有相应的惩戒措施。

预防校园霸凌不能仅靠法律的威慑,需要学校,社会,家长的共同参与。首先,学校作为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和教育的主阵地,应该建立完善的校园霸凌预防和干预机制。学校可以通过成立有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防治小组的形式,深入到学生内部,以及时发现学校中的欺凌行为。

相关的社会组织要重视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各种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对校园霸凌的认识和防范能力。此外,家长也要关心孩子,多和孩子交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留心孩子行为变化。面对孩子的求助,家长要足够重视,在保护孩子的同时联系学校去解决问题。

总之,年龄不应该是校园霸凌者的保护伞,我们不能因为施暴者的年龄而对其行为无底线容忍,更不能让受害者因为年龄小而无法得到应有的保护。只有通过全面的教育、严格的管理和法律的支持,我们才能有效地遏制校园霸凌现象,保护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郑州大学 郭冰雁)

编辑:赵地  审核 :刘杨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