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理性看待“清北”毕业生入职县级中学

2024年10月24日14:07

来源:大河网

近期,浙江绍兴嵊州市教育体育局发布《2024年嵊州市教育体育局下属学校公开招聘教师拟聘用人员公示》,公示名单中不乏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引发关注。

“清北”生当中学教师,此事引发热议的关键在于,在一些人的眼里,县级中学没有大城市、大部门的光鲜亮丽,“清北”生在此就职是“大材小用”。实际上,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之下,高才生“下沉”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这也是整个社会教育水平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必然结果,应理性看待,不宜过分解读。

 “万丈高楼平地起”,作为“清北”生的“大材”,其实也离不开底层的历练。“清北”生入职县级中学,但是不一定止步于县级中学,职业生涯起点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们选择到哪里工作,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做出的符合他们实际的选择,今后,这些丰富实践将成为他们成长的宝贵财富,为他们在更广阔的舞台施展拳脚奠定坚实基础,不必过于非议。另外,对于职业选择也不能太功利,只看“钱”途,要遵从内心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县级教师的工作看似普通,但也有很多值得用心之处,也能让人发挥聪明才智,只要心怀教育、共情学生,胜任县级学校烦琐而具有挑战的教学工作,同样能有获得感、幸福感。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县级中学教育缺乏优秀教师,或者说“良师不足”,这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县级学校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存在着吸引人才的“短板”,但县级教育事业的发展又需要高水平人才,需要有优秀的毕业生来担任教师,为当地教育事业做出贡献,优秀人才加入县级中学教育,无疑会为县级教师队伍注入新的活力,为当地学校工作引入新的理念和方法,进一步推动学校管理和教学改革的进程,时代召唤更多的“清北”等优秀人才,积极投身到基础教育的宏伟事业中去,为我国“教育强国”战略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

从“名校”到“名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判断“清北”生当中学教师究竟是不是“大材小用”,不宜过分关注他入职前的“光环”,要看他在工作中能否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要看有关部门是否科学、合理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真正让人才能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一展身手。“清北”生从名校毕业后,把教师责任当成一个新的起点,需要从教育实际出发,在教学岗位上不断打磨、探索,提升自己,争取能够成为学生心中的良师益友;政府和学校也不要搞什么“清北教师”的政绩工程,弄成“清北牌中学教师”的噱头,让相关部门出“政绩”,对外招生有“标签”,出现虚名浮夸的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好老师的培养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高、优”学历人才加盟基础教育也是大势所趋,如何激励和培育更多优秀人才到基层任教,依然任重道远,因此,对于“清北”生入职县级中学,我们需要理性解读。(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浩锐)

编辑:赵地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