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教师减负绝不能说说而已

2024年10月28日15:04

来源:大河网

“学生不睡我不睡,我是秃头‘表’姐妹。” 这句无奈又略带调侃的话语,却深刻地反映出当前中小学教师负担沉重的现状,引人深思。

一方面,教师们要承担选材育人的教学重任。另一方面,还要承担大量的管理和行政工作。填写各类烦琐的行政表格,参加与教育教学无直接关联的会议和活动,同时,还要应对频繁的检查、评估和培训……这些非教学任务不仅消耗了教师们大量时间和精力,损害身心健康;还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迎来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其中“双减”政策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举措之一。“双减”政策的核心是在保证学生学业质量的前提下,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因此,实现“双减”目标,首先需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是提高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实现作业提质减量。可以说,“双减”之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量明显增加了。不妨借“双减”东风,给广大中小学教师也松松绑、减减负。理清哪些是教师不应该承担的非教负担,让教师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质,让校园回归求知向学的净土。

近年来,为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24年4月28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印发通知,对开展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专项整治工作作出部署。明确了专项整治的范围和目标,即集中整治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和工作随意进入校园情况,以及社会事务进校园过程中重留痕轻实效的形式主义。202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减轻教师负担,统筹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精简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为中小学、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减负松绑,充分保证教师从事主责主业。然而,教师非教学负担过重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教师非教学负担过重的根源在于形式主义作祟。中小学教师日益被填表、留痕、迎检等烦琐的社会性事务包围,各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如同无形的枷锁,给学校层层加码,最终不可避免地落在一线教师肩上。此外,一些学校还存在对教师进行过度考核和评比的现象。这些考核和评比往往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导致教师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应对,从而进一步加重了教师的非教学负担。

给教师减负松绑,绝不能说说而已,需要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共同努力。2024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陈贵云提出,建议完善学校非教学任务准入机制,健全监督机制,开展学校非教学任务问题专项整治。一方面整治校园形式主义问题,严格限制各类考评事项;另一方面整治不合规定的摊派任务和责任人,打造清朗的教育教学环境。 

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政策措施的落实和监管力度,确保推动教师减负的政策措施能够有效执行。明确列出“减负清单”,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评估、考核评比活动,以及与教学无关的投票、答题、宣传、站岗执勤等活动。同时,建立健全投诉机制,畅通投诉渠道,保障教师在被摊派非教学任务时能够有正规的通道提出意见建议。

各地学校要进一步破除校园管理中的“面子工程”和形式主义。一方面,精简行政事务,整合各类教学检查,减少不必要的会议、报告和报表。另一方面,建立更加科学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减少对单一考试成绩的依赖,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少不必要的考核和评比活动,避免教师因追求考核成绩而增加工作负担。(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熊灿)

编辑:赵地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