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些短视频平台涌现了大量某知名企业家吐槽的视频。在视频中,该企业家对堵车、调休、游戏等热门话题进行了调侃和锐评,甚至还有不雅词汇穿插其间,引发网友热议。事实上,那些吐槽视频并非该企业家本人在发声,而是由网友利用AI软件采集该企业家原音生成的配音进行的恶搞,但逼真的效果让不少人信以为真。这种现象引发了AI使用越界的质疑。
AI逐渐成熟,给生活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技术翻天覆地的变革。从昔日的“一眼假”到后来的“真假难辨”,再到如今的“深度伪造”,人们直呼:真真假假看不透,谁来借我一双慧眼?在社交软件上检索AI配音你会发现,不少用户发布了相关视频的生成教程。其中,大部分视频的配音都源于某拟真语音大模型应用。添加某知名人士的声音角色,输入一段100字的文本,点击“开始生成”,约20秒就能完成。截至目前,某知名人士的声音角色已被使用79.9万次。
而需要明确的是,这种“使用名人声音”既没有得到当事人授权,而且还被用在了灰色地带,甚至是商品营销甚至是无底线的恶搞上,对社会的危害不小。用公众人物声音恶搞,不能“想怎么搞就怎么搞”,技术是为了造福社会的,不是为了危害社会的。如果失去了这个底线,那么再好的技术也只能是作恶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但是我们必须尽可能地消除其造成的负面和危害。
在当下信息时代,公众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声音常常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尤其是AI技术的广泛应用,公众人物的声音被恶意利用、恶搞甚至诋毁的现象愈发常见。当AI技术的魅力与不法行为的“野蛮生长”相互碰撞,其带来的恶果应引起我们的深思。
用公众人物声音恶搞,不能“只是生气”,需要法律“发脾气”。在AI恶搞现象中,当事人的维权显得尤为重要。但事实上,单纯的出面维权并不能有效遏制此类行为的发生。明确“合理使用”与“违法侵权”的界限显得十分必要。在AI技术的使用中,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合理使用”,什么是“违法侵权”。这需要从技术、法律和道德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考量。一方面,我们应鼓励和支持AI技术在合理范围内的使用,如用于教育、科研等领域;另一方面,要让法律法规跟上时代的步伐,要出台新的管理办法以及法律法规,明确界定AI技术使用中的道德底线和法律责任,给技术滥用戴上法律的笼套!
面对AI技术的滥用,不能仅仅依靠“苦口婆心劝说”。虽然道德的呼唤是必要的,但仅仅依靠道德的约束是远远不够的。用公众人物声音恶搞,不能停留在“口水战”,而是要打响“法律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法律法规的及时跟进,AI就会变成大闹天宫的“孙猴子”,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引导“孙猴子”成为“孙行者”!(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郭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