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赵志疆
11月1日,我省召开“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万战伟表示,落实市场准入制度,负面清单制度建设是重要抓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不是一张简简单单的“单子”,而是确保所有经营主体能够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一整套制度体系。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新创业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目前,我省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11083家,占全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85.95%。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26197家,去除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后为18711家,其中含民营企业17752家,占比94.87%。
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制定负面清单;党的十九大明确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市场准入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制度之一,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任务。今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对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作出了最新部署。
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要求,确保“一单尽列、单外无单”,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是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就要切实解决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拓宽民间资本进入重点领域的渠道,打通民间投资的“最后一公里”,以制度红利充分释放发展动能。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使各类经营主体依法享有平等的市场准入条件,有利于打破各种形式的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实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激发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和创造力。
据介绍,下一步,我省将按照部署安排,重点聚焦生命健康、新型能源、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新业态新领域,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标准、场景为牵引,推动形成更具柔性和韧性的准入管理机制,着力打通束缚产业转型升级的堵点卡点,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不断提高准入效率。同时,建立与市场准入相适应的监管模式,加快从前置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觉、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格局。
民营经济既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着力点,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驱动科技创新的“主引擎”。数据显示,民营经济贡献了我省六成以上的GDP、七成左右的税收、八成以上的就业、九成以上的经营主体,已经成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管理机制的基础上,不断健全监管机制、优化监管方式,通过优化发展环境让民营企业“想干事”,通过强化法治保障让民营企业“敢干事”,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让民营企业“干成事”,一定能全面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创造活力,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