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书写“民生”时代答卷

2024年11月05日10:56

来源:大河网

就业稳,则民心安;民心安,则国家兴。11月1日出版的第21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文章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我们党对此历来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就业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推动我国就业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新时代,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较低水平,在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为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写下了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力注脚。 

发展引领,开启高质量就业新篇章。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不仅在政策层面持续强化,更在机制建设上不断完善。从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到优化就业服务,再到提升就业质量,每一步都凝聚着对民生福祉的深切关怀。这一历程,我们见证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与包容性不断增强,见证了职业培训体系日益完善,更见证了创业带动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公共服务保障就业等多渠道就业格局的逐步形成。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为全球就业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面向未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好发展之路。要大力布局新兴产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不仅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更是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的重要源泉。同时,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和模式创新,也能焕发新的生机,为劳动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精准施策,聚焦特殊群体就业难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而言,更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必须紧盯这些特殊重点人群,精准施策,确保就业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对于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要将其就业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加强职业指导、提供实习实训机会、拓宽就业渠道等方式,帮助他们顺利实现就业。同时,要加大对农民工的就业扶持力度,通过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措施,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对于脱贫人口,要稳定务工规模和务工收入,防止因就业问题导致返贫现象的发生。此外,还要加强对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等措施,帮助他们实现就业梦想。 

创新驱动,构建高质量就业生态系统。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不仅要在数量上实现充分就业,更要在质量上实现高质量就业。要不断创新就业服务模式,构建高质量就业生态系统。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要推动就业服务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精准匹配用工需求和求职需求,提高就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要鼓励和支持创业创新,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创业不仅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还能够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因此,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创业者的扶持力度,提供创业指导、融资支持、税收优惠等全方位服务,营造良好的创业生态环境,从而带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让新就业群体实现稳定就业和收入增长。(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江竹轩)                                    

编辑:赵地  审核 :王世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